2016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卷四
来源 :考试网 2016-08-01
中2016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D。专家解析: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答案】A。专家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
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答案】B。
4.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举例
B.类比
C.提问
D.画线
【答案】D。专家解析:画线属于复述策略。
5.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D.强迫性自我检查
【答案】D。
教师资格证培训招生:知识点+配套习题+必考点+重难点+课件下载+手机移动看课 查看试题答案,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
6.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 )。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答案】B。
7.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答案】B。专家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答案】A。专家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9.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方法是( )。
A.行为惩罚法
B.心理暗示法
C.谈话法
D.激励法
【答案】D。
10.“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
A.注意观察
B.培养良好的班风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学生
【答案】D。专家解析: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学生之前,首先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1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答案】A。专家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答案】D。专家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3.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答案】A。专家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4.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答案】B。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之一就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15.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B。专家解析:从教学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看,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4)自学的习惯。
(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6)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简述教学设计的原则。
【答案要点】(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4.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答案要点】(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怎样设计研究方案?
【答案要点】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的类型,如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如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研究者需要根据课题的类型确定采用哪一种或哪些研究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在研究对象的全体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
(3)分析研究变量。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
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案时,研究者必须依据研究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分析其中的关系状态,确定和选择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要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形成,标志着研究方案的设计基本结束。
三、材料分析题
1.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继“虎妈”之后,“狼爸”、“鹰爸”近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狼爸”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打是一种威严、一种法度、一种文化”。“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教子观念在“狼爸”那里有了新的诠释。“鹰爸”让四岁幼儿多多清晨在一13℃的雪地里裸跑,声称经过三年多的“极限训练”,现在多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产儿的痕迹,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要优于同龄儿童。
请结合身心发展影响因素,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虎妈”、“狼爸”、“鹰爸”的做法的。
【答案要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
(1)遗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作用。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机械地决定,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3)个体主动性。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巨大。个体与环境之间真实的相互作用,人对外界存在的摄取、吸收(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要通过个体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生命活动来实现。我们把这些活动统称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并确认它们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三类不同水平的个体活动及其作用,实际上是共时、交融的。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渗透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又受到它们的“支持”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方式有不可取的地方。教育必须尊重人、积极引导其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教育方法也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重视孩子内心的幸福和感受。教育首先是教孩子成人,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家长的专制会给子女带来消极影响,比如专制和暴虐,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奴性而不是创造性。
2.在记者对吉林省安图县4所初中和4所小学进行调查盼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有的学生连清扫校园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日常的值日也会让别人代劳,有高达20%的学生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家长不在时自己就吃不上饭。在长岭县调查显示,有的小学生花钱雇同学写作业;有的花钱拉选票争当少先队中队委员;有的花钱更改考试分数。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浪费惊人。一些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几百元,过生日也要到饭店去大办酒席。江源县在14所中小学调查了解到,中学生中仅有19.5%的人崇拜劳动模范,而崇拜明星的却高达34.7%。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调查采访时不少人士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答案要点】(1)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养成。二是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让我们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目前,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依然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教育不足。
(2)阐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就学校而言,应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做法,改掉不良习惯,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相配合,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余的活动场所,开展积极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