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音乐》教案:伏尔加船夫曲
来源 :考试网 2019-12-23
中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欣赏,培养准确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3.熟悉《伏尔加船夫曲》曲调,通过分析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悉《伏尔加船夫曲》曲调,欣赏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
【难点】
通过分析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俄罗斯的母亲河是哪一条?没错,是伏尔加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作品与伏尔加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就是《伏尔加船夫曲》。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音乐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速度为慢速。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歌曲情绪是痛苦、悲愤、忧郁的。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音乐的演唱音色有什么特点?(男低音,深层浑厚,音域F-f1)
2.教师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播放歌曲,在此提问:油画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土黄色的底色,在干涸的河边情绪痛苦悲愤的纤夫正在拉纤)
3.歌曲与油画塑造的形象有哪些相同之处?音乐主要通过哪些手段塑造的?(两者都塑造了纤夫的形象,音乐是通过力度的强弱变化来塑造的)
4.教师播放最弱的前面部分,提问:你们从音乐中看到了什么场景?听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缓缓向我们走来,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不平,呻吟和叹息。“嘿哟嗬”具有统一动作的作用,属于劳动号子)带领学生演唱感受音乐的沉重感。
5.教师播放最强的部分,提问:这部分在节奏、音高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节奏感变强,表明他们齐心合力;出现全曲最高音,力度变强,充分表明了他们的力量和奔向未来、追求光明的决心)带领学生演唱感受力度的变化。
6.教师播放尾声,提问:听到了什么?力度是如何变化的?说明了什么?(再次听到了“嘿哟嗬”,力度越来越弱,说明纤夫越走越远了)这首歌讲的就是纤夫拉着沉重的货船,踏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再远去,直到最后消失的画面,通过p-f-p的力度变化来展现,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尾声。
7.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唱,思考:歌曲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是中心思想。反映他们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和对未来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8.对比欣赏《黄河船夫曲》,提问:两首歌曲的异同点是什么?从歌曲体裁、演唱形式、情绪特点、速度和主题思想入手。(《伏》号子,男低音,独唱,忧郁、深沉,徐缓,反映了在沙俄统治下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向往光明的理想;《黄》号子,混声合唱,高昂、激动,快速,反映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战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教师范唱带领学生哼唱《伏尔加船夫曲》旋律,学唱歌曲。
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分小组进行表演唱歌曲,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向:节奏型选编、课堂乐器的编配是否合适、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动作是否符合歌曲的主题、能否表现音乐的情绪)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伏尔加船夫曲》,作曲家发挥音乐要素的“表现力”,运用“绘声绘色”的表现手段,并借助听众联想,从而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这首歌曲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习伏尔加河船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请同学们课后再收集一些号子作品,下次分享。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