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8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来源 :考试网 2018-06-03

2018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第二批)儿歌谁的耳朵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谁的耳朵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儿歌内容,知道不同动物的耳朵特点。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尝试对儿歌内容进行创编。

  3.情感目标:喜欢儿歌活动,体验儿歌表演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不同动物耳朵的特征,感受儿歌活动带来的快乐。

  2.活动难点:能够按照儿歌的节奏进行儿歌创编。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动物的头像;耳朵的图片;各种耳朵的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音频导入

  教师播放音频,幼儿通过聆听进行分辨。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流水、鸟叫)你是用什么听然后知道的?(耳朵),我们的小耳朵作用可真大,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吧。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个耳朵长长的,像哪个小动物的耳朵?这个耳朵尖尖的,像哪个小动物的耳朵?

  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整体感知。

  师:刚才小朋友们看了很多不同动物的耳朵,它们究竟是谁的耳朵呢?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儿歌中找一找答案吧。

  3.幼儿学习儿歌朗诵,教师指导。

  (1)师幼共念儿歌。

  提问:“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2)幼儿自己边拍手打节奏边念儿歌。

  (3)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回答。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4.幼儿为儿歌编配动作,表演儿歌

  师:长长的耳朵我们怎么做动作?圆圆的耳朵呢?(全班幼儿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来表演儿歌。

  5.儿歌创编,感受儿歌活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不同动物耳朵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共同创编表演儿歌——谁的尾巴。

  师:谁的尾巴长,猴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松鼠尾巴像把伞。

  (三)活动结束

  游戏结束:找朋友。

  教师给幼儿挨个分发各种动物身体和耳朵的头饰,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行走,当音乐停下来时,幼儿要找到与自己头像相匹配的耳朵相拥抱。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至图书区,让幼儿在图书区去看看其他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评价你的试讲表现。

  【参考答案】

  各位考官,针对本次的试讲,我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本次活动的目标以及重难点基本达成,幼儿能够感受儿歌中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同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第二,在活动中积极与幼儿有互动,关注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幼儿以鼓励的语言,充分体现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但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很好地兼顾到所有的幼儿。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我会更加地关注每一位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2.怎样在你的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参考答案】

  谢谢各位考官的提问。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它往往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幼儿主体性,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包括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其次是在教育活动中,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计的模式,包括观念和做法、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远比关注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要得多。因此,我们改变了教师预先确定课程的做法,把课程设计视为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

  最后就是在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丰富经验,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以上是我回答的所有答案。

  我的回答完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