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生物》教学设计3

来源 :考试网 2019-04-27

     减数分裂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中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其中的第一课时内容。教材内容包括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总结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四部分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概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属于理解水平。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从分子水平去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本质”很有帮助,在整个必修二模块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由此确定,教学重点为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二、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上一章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遗传现象和规律有了初步了解,对遗传学知识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这一章的学习当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从生命的起源——精卵结合进行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一必修模块的学习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差异性进行总结归纳,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建构知识。并且,注意和有丝分裂加以区分,避免学生相互混淆。另外,由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正在逐步形成完备的数理逻辑,学生对于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数量特征难以掌握,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概括。

  由此确定,教学难点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减数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概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能力目标

  归纳、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提高归纳能力。

  辨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生命的本质,认同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五、 教学方法和策略

  使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还原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首先,以人体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数目进行引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再提出科学家的预言,以及实验证据,给出减数分裂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减数分裂的结果和本质。再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利用图片及问题串,逐步分析,构建知识;再引导学生辨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学习过精子的形成过程之后,由学生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对比,找到不同点;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 学时: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提问:

人有几条染色体?

配子有几条染色体?为什么?

 

你的想法和当时的一位科学家魏格纳一样,都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认为配子的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

那么,在形成成熟配子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了。

 

学生思考、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人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推理的乐趣。

 减数分裂概念

过渡:这都是我们的一个猜想,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必须要经过试验证明。遗憾的是,这个天才的遇见当时没有得到证实。

经过了大概60多年之后,有科学家在显微镜观察时证实了他的猜想,而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数分裂。

 

PPT:减数分裂概念

 

总结:减数分裂的结果、原因。

板书。

 

阅读:书本16页左边的相关信息,你觉得这位科学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研究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从简单到复杂。

 

 

 

 

 

 

 

 

 

 

 

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选择了好的试验材料。

在大胆的猜想上还需要试验进行证明,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也从简单到复杂,先以两对染色体为例。

 

视频观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

板书:原因。

 

我们把这两次分裂分别叫做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由此,把整个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减Ⅰ期、减Ⅱ期

 

 

讲解:原始的生殖细胞叫做是精母细胞或者叫做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和有丝分裂一样,减Ⅰ期、减Ⅱ期又可以分别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板画:减Ⅰ期各个时期图

总结减Ⅰ期各时期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点。

 

讨论:

(1) 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

(2) 在前期染色体有什么现象?

(3) 发生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有什么特征?

小结:联会、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图:四分体交叉互换

提问:

1)发生交叉的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2)交叉的结构可能是?

小结:交叉互换。

 

后期图片:

提问:染色体行为变化?

 

总结:请一位学生概述减Ⅰ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图: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整个过程。

提问:

(1)染色体有没有复制?

2)和有丝分裂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

 

学生讨论:概述和有丝分裂的异同。并对照视频进行配音讲解。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试着回答,教师进行引导

 

 

 

 

 

 

学生试着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使用直观教学,先有个整体的动态过程的直观印象。

 

 

 

 

还原科学研究的过程。

 

 

 

 

 

 

逐步分析,层层建构知识。

 

 

 

 

 

 

 

问题串设计,还原科学研究过程,从现象分析规律,给出概念。

一个知识点后尽量让学生进行总结概述,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并且给教师提供反馈。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图片: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提问:和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提示:染色体行为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产生了什么细胞?

 

 

 

 

学生回答。

 

学生不能回答则在教师的提示下再进行尝试回答

分析异同的过程实际上是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提供提示,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结概念

总结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再次明确减数分裂的本质。

题目巩固。

评价。

学生归纳染色体行为变化。

提炼总结规律。

  八、 板书设计

  2.1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

  1.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2.原因: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3.过程:……

  (板画及对应的主要特征)

  九、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的知识点繁多,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中注重适时进行小结,并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概述,巩固每一个阶段的所学。这不仅让学生锻炼自己总结分析能力,而且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间马上进行教学调整,以确保学生在掌握每个小知识点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建构。

  我也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科学史分析,以达到三维目标。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538732061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