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二)21题
来源 :考试网 2016-07-25
中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达成语感的敏化,情感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该教师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对儿子小心翼翼。母亲的心,比针尖儿还细呀!把‘小心翼翼’送进去。”“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这样感性而趣味性的评价,它包涵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但它用艺术化的形式间接地告诉了学生朗读的方向,其潜台词是:“你用这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感情来处理成功了,能使人人情人境,但是要想让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再小心一些。”“你与第一个同学相比,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更佳的境地,似乎能让大家更深入体会到母亲那颗心!”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趣味。这样的语文课就显得“有滋有味”了。
17.【答案】
第④段中:“不知所错”中的“错”应改为“措”;“烟销云散”中的“销”应改为“消”。第⑤段中:“阴埋”中的“埋”应改为“霾”。(找出两处即可)
第⑥段中的病句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我都能面对。
偷换主语,应改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很多问题我都能面对。
18.【参考答案】
习作的成功之处在于:
(1)习作能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痛”与“歌”来立意、选材和组材,立意准确,选材恰当。
(2)明确文题的寓意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文题中的“痛”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难、误会、委屈等:“歌”则喻指人们对待“痛”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习作以先天的生理缺陷为“痛”,抒发了自己对这一“痛”的顿悟与正确态度。
(3)选材要围绕文题来设置中心,特别要注意文题所暗示的详略和侧重点。显然,习作在围绕“痛”与“歌”组材时,是以“痛”为生发点,以“歌”为落脚点的,能避轻就重,详略得当,使文章主题显得鲜明而突出。习作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1)入题不够直接。语言有些拖沓。
(2)文章前部分的过渡显得突兀,不够自然。
(3)遣词造句欠斟酌,有错别字、病句、用词不准、语义重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