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卷:初中地理第五套
来源 :考试网 2016-08-03
中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卷:初中地理第五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2题。
1.此地区拟建一座水电站,坝址应选在下列四点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若丙处植被受破坏,对其合理开发的整治措施是( )。
A.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B.营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种植苹果树、梨树等经济作物
D.建草山、草坡,放牧三河马、三河牛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l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3—4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13.jpg)
3.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1970年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
B.b曲线1980年后缓慢上升与a曲线变化无关
C.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
D.1985年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4.根据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现阶段应该取消计划生育的政策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B.从长远来看,a曲线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C.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
D.日前a曲线的变化已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而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km/h。回答5—7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12.jpg)
5.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6.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七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7.该区域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8--10题。
8.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11.jpg)
9. 干旱河谷灌从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0.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11—12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10.jpg)
1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灾害灾情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地位系统
12.上表为某一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牛产情况的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同、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为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3—15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9.jpg)
1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的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1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1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则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l6—18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8.jpg)
1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1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18.F列时问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7.jpg)
19.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0.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罔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21.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22—25题。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6.jpg)
22.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3.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24.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25.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26.简述地理教学中板书的类型和作用。
27.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方面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
这是否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为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酒泉市地形地貌示意图
![](http://www.examw.com/teacher/Files/2016-8/3/08036.jpg)
材料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辖区阿拉善盟,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
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这里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与酒泉市的直线距离超过200
公里。
材料三: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农牧业,目前已建成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1)我围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
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酒泉市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方向。(10分)
29.阅读下面关于《澳大利皿》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逛商店时看到一些羊毛衫上标有“100%澳毛”的字样,就是说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使其成为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人们称为什么?
学生: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教师:说得很对。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场的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很高。假如你是当地
的一个牧场主,你会将自己的牧场建在哪里呢?大家可以从两个角度探究,一是根据澳大利
亚的地形来选址;二是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来选址。同学们任选一个课题,充分利用你们手上的资料,小组内部讨论.组长汇报结果。
学生:小组自选课题.选择牧场位置。
学生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澳大利亚的气候图,小组讨论。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
(不仅要说明所选位置,而且要阐明选择依据),教师适当补充,指正。
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结果,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刚才同学们分别依据地形和气候因素来选择了牧场址。下面你们再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综合来考虑你们的选址方案,看看会做出什么调整?
学生:西部和中部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不能建牧场,虽然这些地区具备了地形方面的优势,但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少水源。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选择了自己的牧场址,而且学会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选址是否合适。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学生选址正确,感受成功的喜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10分)
(2)选择该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就其使用是否得当进行简要评述。(10分)
四、教学设计题(36分)
30.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
课标相关内容:
内容标准:用事实分析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建议:结合学生生活常识和实例讨论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材内容: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呢?这是因为气候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不同。
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少。地形因素。一个地区的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和山脉走向等都会对当地气候产生很大影响。例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
请根据以上内容编写一篇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的知识结构(即结构式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