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

导航

2019土地登记代理人《代理实务》日常练习题(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06

  11.在采用意思主义的立法中,甲把一块土地转让给乙,双方已订立了土地转让合同但并未履行登记手续,当第三人主张该土地权利变动无效时,法律上认定该项土地权利变动()。

  A.有效

  B.无效

  C.有可能无效

  D.由甲乙两方自行商议解决

  【答案】c

  【解析】在采用意思主义的立法中,甲把一块土地转让给乙,双方只要订立了土地转让合同,就在法律上产生了土地权利变动效果。但该项土地权利变动是否办理登记,在对抗第三人方面效力不同。双方订立土地转让合同后,到土地登记机构履行了登记手续的,当第三人主张该土地权利变动无效时,法律不予支持;但如果双方未到土地登记机构履行登记手续,当第三人主张该项土地权利变动无效,法律上有可能认定该项土地权利变动无效。

  12.我国的土地登记原则上采用的是()立法思想。

  A.意思主义

  B.形式主义

  C.形式审查主义

  D.实质审查主义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土地登记原则上采用的是形式主义的立法思想,但在特定情况下也采取意思主义的立法思想,如地役权等的设立。

  13.开展土地登记代理的必备要件是()。

  A.土地权利证明

  B.个人或单位代理资格证明

  C.委托书

  D.土地登记代理合同

  【答案】c

  【解析】委托书是建立委托法律关系、开展土地登记代理的必备要件,是土地登记部门审核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14.通常情况下,土地登记代理的基本程序的最后一步是()。

  A.签订土地登记代理委托书、代理合同

  B.开展具体业务

  C.提交成果

  D.代领土地证书

  【答案】C

  【解析】土地登记代理的基本程序依次为:

  ①接受委托;

  ②签订土地登记代理委托书、代理合同;

  ③收集查询土地登记相关信息与资料;

  ④开展具体业务;

  ⑤提交成果。

  15.关于土地登记代理合同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登记代理合同一般为书面合同

  B.土地登记代理合同为非要式合同

  C.土地登记代理合同是双方合同

  D.土地登记代理合同是有偿合同

  【答案】B

  【解析】土地登记代理合同签订的目的在于明确双方当事人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其特征主要有:

  ①土地登记代理合同是双方合同;

  ②土地登记代理合同是有偿合同;

  ③土地登记代理合同一般为书面合同。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确定登记发证。

  A.国务院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土地资源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①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④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17.土地登记的实质是()。

  A.权利的保护

  B.公示

  C.公告

  D.登记备案

  【答案】B

  【解析】土地登记的实质在于公示,就是将土地权利变动的意思向社会公众显示,让公众知晓土地的权利状况特别是土地权利的变动情况。

  18.土地登记代理人要求报酬应当以()为前提。

  A.证书领到

  B.约定的委托事务完成

  C.合同到期

  D.委托人自行确定

  【答案】B

  【解析】土地登记代理人有权利就其开展的土地登记代理活动所付出的劳动向委托人索取劳动报酬。获得劳务报酬是土地登记代理人最基本的权利。但土地登记代理人要求报酬应当以约定的委托事务完成为前提。

  19.《土地登记办法》中指出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需要提交要件,其中不包括()。

  A.地籍调查表

  B.宗地图

  C.宗地界址坐标

  D.土地使用权证书

  【答案】D

  【解析】《土地登记办法》将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作为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需要提交的要件,因此,代理地籍调查除了代理指界之外,有地籍测量资质的代理机构还可以从事宗地图和界址坐标的测量等相关工作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登记代理人义务的是()。

  A.按照委托人指示处理代理事务

  B.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C.及时告知代理事务进展

  D.承担代理后果

  【答案】D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