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

导航

2018年土地登记代理人《理论方法》练习题及答案(2)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02

  11.有关土地权属争议的申请人向相关机关申请解决争议时,应当()。

  A.提交书面或者口头的申请  B.亲自申请,不能由他人代理

  C.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  D.不负有举证的责任

  【答案】C

  【解析】土地权属争议的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书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即申请人负有举证的责任。申请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

  12.关于土地权属争议的受理,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受到申请后,首先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B.在受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

  C.认为应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给被申请人

  D.被申请人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答案】D

  【解析】被申请人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13.关于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中的回避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承办人不适用回避制度  B.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C.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该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有权请求该承办人回避

  D.承办人是否回避,由受理案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答案】A

  【解析】《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有权请求该承办人回避。承办人是否回避,由受理案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据此规定,承办人也是适用回避制度的。

  14.在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A.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持中立,不能直接调查取证  B.调查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C.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证据只能通过当事人提供取得  D.承办人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

  【答案】D

  【解析】调查中,证据取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由当事人提供和由承办人调查取得两种方式。土地权属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对各自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负有举证责任。承办人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必要时也可以直接调查取证。

  15.关于调解书及其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  B.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之后调解书生效

  C.调解书具有法律的效力,但不能作为土地登记的效力  D.调解书一旦达成不能反悔

  【答案】A

  16.()是土地权属争议中当事人自行解决争议的最基本的方式。

  A.协商  B.政府处理  C.诉讼  D.仲裁

  【答案】A

  【解析】协商是土地权属争议中当事人自行解决争议的最基本的方式。我国法律鼓励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解决纠纷。

  17.对有关权属争议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当事人要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的类型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侵权诉讼  D.违约诉讼

  【答案】B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或者其他主管部门有关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该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式的是()。

  A.协商  B.政府处理  C.行政复议  D.法律诉讼

  【答案】C

  【解析】土地权属争议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协商、政府处理和诉讼。行政复议主要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而设立的一种救济方式,土地权属争议双方都属于民事主体,不涉及行政机关。

  19.以下关于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鼓励当事人平等协商解决纠纷

  B.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乡级政府提出处理申请

  C.当事人只有通过行政处理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D.起诉至法院的案件,作为民事诉讼案件处理

  【答案】D

  【解析】当事人只有在对土地权属争议行政机关的决定不服时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时属于行政诉讼而非民事诉讼,应当以作出行政决定的政府机关作为被告。

  20.农村居民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受理和处理。

  A.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B.县级人民法院  C.乡土管所D.乡人民政府

  【答案】D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