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考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笔记版(2)
计算机组成
1、数据编码: 原码---用于加法运算;反码----用于减法运算,补码—用于加减法运算,而移码(补码的首位取反)---用于阶码运算。
2、总线及接口:总线按功能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总线。系统接口分为串行接口(一次只传送1位)和并行接口(一次可传送多位)。常见接口类型:ST506(主要用于硬盘)、ESDI(即可用于小型硬盘,也可用于磁带机和光盘存储器)、IDE(最常用的磁盘接口)、SCSI(大容量存储设备,音频设备和CD-ROM驱动器的标准)、PCMCIA(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标准)、P1394(高速串行总线,连接众多的外部设备)、USB(常用的串行总线式接口,支持热插拔,USB 1.0速度是1.2Mbps,USB 2.0速度是480Mbps)
3、存储体系
从快到慢,寄存器----Cache---内存-辅存(硬盘、U盘),注:在计算机存储体系中,Cache访问速度最快的,因为寄存器是不算为存储系统中的。
内存是随机存取方式即叫RAM,编址是以字节或字(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为基础的,考点是知道内容容量,求编址位数;另一个是存储芯片,存储芯片=内存容量(字节)/单个芯片容量(位);所以注意换算单位;
Cache的使用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磁盘---磁道数=(外半径 – 内半径)* 道密度 * 记录面数
注:记录面数的第一面和最后一面是起保护作用的,故不能用于存储数据,计算时要减掉。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从磁头移动到磁道所需时间)+ 等待时间(等待读写的扇区转到磁头下方所用时间),注:寻道时间与磁盘的转速无关。
RAID(磁盘冗余阵列)共分8个级别,主要使用了分块技术、交叉技术和重聚技术;
RAID0级(无冗余和无校验的数据分块),用于只关注性能,容量和价格而不是可靠性的应用程序;
RAID1级(磁盘镜像阵列),主要用于存放系统文件、数据及其他重要文件,其利用率为50%,起备份作用。
RAID2级(采用纠错海明码的磁盘阵列),用于大量数据传输,不利于小批量数据传输,实际应用少。
RAID3级和RAID4级(采用奇偶校验码的磁盘阵列),读数据很快,写数据因要计算校验位,速度变得很慢。
RAID5级(无独立校验盘的厅偶校验码的磁盘阵列),对于大批量和小批量数据的读写性能很好。注:RAID4、RAID5都采用了分块技术。
RAID6级(具有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的分布式校验方案),提供了独立的数据访问通路,价格昂贵,性能改进有退;
RAID7级(具有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度和高数据传输率的磁盘阵列),目前最高档次的磁盘阵列,是对RAID6的升级。
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性能组合):由多具RAID0级和RAID1级组成,RAID1级是一个冗余备份,RAID0级是负责数据读写的阵列,故该等级称为RAID0+1.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