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

导航

2017初级审计师《企业财务会计》考点剖析:固定资产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6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

  (一)固定资产的修理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实际发生的修理费,按用途进行分配,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固定资产的改扩建

  企业在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的期间,由于停止使用,工期又比较长,因而应在改扩建之前,将其原值及累计折旧注销,将其净值转作在建工程,借记“在建工程”、“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支出的核算与自建工程支出的核算方法相同,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应将改扩建工程的全部成本转为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应对改扩建后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进行调整。

  [例4—6](教材P277)某企业改建机器设备1台,改建前的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已使用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项机器设备采用出包方式进行改建,用银行存款支付改建工程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工程完工后,延长使用年限2年,预计净残值提高到6000元,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正确答案』

  (1)将改建前的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注销,将其净值转作在建工程。

  原值:100000(元)

  累计折旧:(100000-5000)×8/10=76000(元)

  借:在建工程               24000

  累计折旧               76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用银行存款支付改建工程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

  借:在建工程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3)改建工程完工,全部工程成本54000元(即24000+30000)转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54000

  贷:在建工程                54000

  (4)改建后第9年至第12年的各年折旧额计算。

  改建后的年折旧额:(54000-6000)÷4=12000(元)

  (三)固定资产的装修

  企业对房屋进行装修,如果装修的受益期限与房屋整体的受益期限不同,则其装修支出在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单独作为一类固定资产,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五、固定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计算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步骤:

  第一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第二步----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第三步----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注意: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4—8](教材P279)某企业20×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机器设备,原值为2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8年12月31日,该机器设备发生减值,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为70000元,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000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机器设备的剩余使用年限不变,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正确答案』

  (1)计算该机器设备20×6年1月至20×8年12月的累计折旧。

  年折旧额=(200000-8000)÷5=38400(元)

  累计折旧=38400×3=115200(元)

  (2)计算该机器设备20×8年12月31日的净值。

  200000-115200=84800(元)

  (3)计提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与未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较高者:80000元

  减值损失:84800-80000=48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8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800

  (4)20×9年1月起月折旧额。

  (80000-2000)÷(12×2)=3250(元)

  【例题3】甲公司2008年12月投入使用一台设备,该设备原值62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10年年末,对该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仍可使用3年,净残值为0,折旧方法仍采用年数总和法。则2011年该设备应提折旧额为( )万元。

  A.11.0

  B.11.2

  C.12.0

  D.12.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09年、2010年共计提折旧=(62-2)×(5/15+4/15)=36(万元);

  固定资产余额=62-36=26万元,因为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4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折旧计提基数为22万元,2011年应计提折旧=22×3/6=11(万元)。

  【例题4单选题】(2007年试题)20×7年末,某公司一台原值为10万元的设备以已出现减值迹象,截止到2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累计计提的折旧为5.76万元,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为3.5万元,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万元。20x7年12月31日,确认该设备的减值损失为:

  A.0

  B.0.24万元

  C.0.5万元

  D.0.74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机器设备净值=100 000-57 600=42 400(元)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较高者,即40 000元。

  机器减值损失=42 400—40 000=2 400(元)。

  【例题5多选题】(2007年试题)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有: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E.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正确答案』CDE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