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来源 :焚题库 2022-03-02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
 (2)若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
 (1)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应当先作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的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二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三是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一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据的收集描述、分析等问题的提出,培养问题意识,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表示天气的各种图例。
 师生交流后,提问: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才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用什么方法统计?
 生: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统计数据(数数、画V、写正字等),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逐一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参与北京2012年8月天气情况的调查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在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提问:通过数数的方式我们已经知道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如何清楚地将它们表示出来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组内完成。
 小组1: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将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方便查找。
 提问:从这张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哪些好处?
 小组2: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统计结果。
 提问:用图形来表示统计结果有哪些优点?是否存在不足?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人人都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统计结果,进行有个性地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长度)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将不同的天气数量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提问:比较分析哪种图表将数据表示得更清楚?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总结: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可以更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一般由标题、日期(可以省略)、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体会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不同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三)深化概念
 提问: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横轴表示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2012年8月北京市天气情况的整理、描述、分析过程,明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强化的同时,总结归纳。
 (四)应用新知
 统计本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师生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展示。
 [设计意图]
 将新授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经历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通过对自己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再次体现了“教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新理念。
 (五)小结作业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收获了什么?想想是怎么得到的,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作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设计一个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
 小结部分通过学生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让教师获得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制作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明白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答案解析: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