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来源 :焚题库 2020-07-06

单选题阅读《蜀道难》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这是一天中的最后一节课,我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了教室。今天,要给学生们介绍李白的《蜀道难》,这就是当年被贺知幸赞叹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的李白的成名之作,那么飘逸、雄奇、豪放的辉煌之作啊,让我自己都激动不已。这首诗已经布置了课前预习。课上,给学生们简单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后,我让学生们自由诵读。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你们喜欢哪一段,可以自己来尝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有两个同学主动举手读了其中两段,语音准确,态度认真。虽有一些不足,不过作为第一次自行诵读,应该是不错的。然后我让全班齐读了整首诗。可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们读得非常平淡,说平淡都不准确,应该是有气无力:节奏不稳,气息不匀,声音细微,波澜不兴,情感隔离,兴趣不高。我没有批评他们的不足,仍然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可是沮丧的感觉似乎正在弥漫,任我怎么鼓动,就是没同学愿意再起来朗读了。无条之下,点了一两个同学,他们居然因为害羞,站着完全不开口。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好,那我就来助你们一臂之力。大家来推荐一个同学,我来教授他‘蜀山派’秘籍,读好这篇《蜀道难》!”大家一听来精神,刚好班上有三位同学正在学播音主持,大家公推了其中一位男生来做我的这位“入室弟子”。
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

A.教学语言幽默,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教学评价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C.教学氛围活跃,朗读指导具体、明确

D.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教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材料中教师在鼓励学生读出情感气势时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朗读的具体指导。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涉及考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第二章 教学设计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