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导航

沧桑之变 时过境迁这个成语即辩证地道

来源 :焚题库 2020-09-17

问答题【2019年真题】
沧桑之变

“时过境迁”这个成语,即辩证地道出了某种时空关系,又生动地点出了地理环境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变迁的客观规律。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多变的星球,但它的一切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中最为人们瞩目的是高山的升降和大海的消长,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沧桑之变。

沧海桑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晋代葛洪所著的“神仙传”中曾有“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说法。

无论是中国的史料,还是阿拉伯的预言,都说明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很早就开始了。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一些科学家不仅指出了地球的沧桑之变,还为论证这种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公元前1077年,我国南宋科学家沈括出使河北,沿太行山考察时,发现山麓石壁

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就大胆推断太行山乃“昔之海滨”,后来由于漳水等河流中的泥沙被冲填入海,才使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然而无论天涯海脚,人们对大自然变迁的认识却存在着惊人的雷同之处。阿拉伯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季德滋的人,曾到过一个人口稠密的古老城市,五百年后,当他再次经过那个地方时,发现繁华的都市荡然无存,原来城市所在的位置变成一个大草原。又过了五百年,他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草原不见了,那儿成了汪洋大海。再过了五百年,他第三次经过时,发现湛蓝的大海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平原。

再早一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伟人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也有类似的发现和论述。他在米兰主持开垦运河时,在深度不同的堆积地层中发现了含有海洋动物贝壳化石的岩层,并确认这些贝壳最初似乎是分布在海里的,后来大海被泥沙“填满”了。但是引起海陆变迁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他并没有揭示。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虽然不是科学家,并且他的动人诗篇对引起海陆变迁的动力却道出了一点端倪,他写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白居易显然看到了海浪这一巨大的自然力,认为它长时间无休止、不间断地冲刷,不仅能破坏海岸、令陆变海,还能将冲刷下来的泥沙搬运、堆积,遂使沧海变桑田。

海浪确实是一种能引起地球表面变化的自然力,它可以使海岸前进或后退。那么,使山脉拨地而起或使地壳深陷为盆地、断裂为深谷,又是什么力量支配的呢?也就是说,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参考答案:
1.即辩证地→既辩证地
2.但它的一切→删掉“但”
3.“神仙传”→《神仙传》
4.阿拉伯的预言→阿拉伯的寓言
5.公元前1077年→删掉“前”
6.南宋科学家沈括→北宋科学家沈括
7.才使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才使原来的海洋变为陆地
8.“世界之大……一望无际的平原。”→与第三段互换位置
9.天涯海脚→天涯海角
10.古老城市,五百年后→古老城市。五百年后
11.他第三次经过时→他第四次经过时
12.再早一些→再晚一些
13.开垦运河→开凿运河
14.最初似乎→删掉“似乎”
15.白居易虽然不是科学家,并且他的动人诗篇→白居易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他的动人诗篇
16.拨地而起→拔地而起

答案解析: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