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国有全资电力公司,主要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生产、生活用电。2004年后,随着我国电力
来源 :焚题库 2019-07-19
中简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全资电力公司,主要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生产、生活用电。
2004年后,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饱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发电所需煤炭资源出现短缺、煤价飙升,甲公司确立了国际化经营战略,此后便开始频繁海外投资,逐步扩大海外版图。其中,2004年到2008年,甲公司主要以电工装备出口和电力工程服务等贸易业务为主,推进国际电力合作;2012年甲公司的国际化实现了突破式发展,成功收购了欧洲某国国家能源公司25%的股权,首次以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身份人股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随后又在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成功收购了多家电力公司,自此踏上了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
为鼓励甲公司提高营运效率,建立符合市场竞争需求的运行模式,政府于2013年决定将甲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股筹集资金并将其股票上市交易。2014年,甲公司股票上市后,政府持有甲公司股票的比率由原有的100%降至51%。甲公司上市后,开始着手研究并实行低成本、低碳排放的发电模式,如研究用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天然气发电取代煤炭发电的可能性,并与多家海外电力公司进行电力产品合约制造和服务外包。
2016年甲公司在对多个境外投资方案进行评估时,公司管理层要求信息技术部提供评估需要的相关数据时,信息技术部告知有关信息系统的一些月度数据被人删除,无法提供。甲公司经调查发现,一名已被甲公司辞退的后勤部职员,在退职后未经允许进入系统删除了有关信息。
要求:
(1)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甲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甲公司不同国际化经营阶段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
(3)针对甲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简述甲公司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中应实施的主要工作。
2004年后,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饱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发电所需煤炭资源出现短缺、煤价飙升,甲公司确立了国际化经营战略,此后便开始频繁海外投资,逐步扩大海外版图。其中,2004年到2008年,甲公司主要以电工装备出口和电力工程服务等贸易业务为主,推进国际电力合作;2012年甲公司的国际化实现了突破式发展,成功收购了欧洲某国国家能源公司25%的股权,首次以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身份人股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随后又在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成功收购了多家电力公司,自此踏上了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
为鼓励甲公司提高营运效率,建立符合市场竞争需求的运行模式,政府于2013年决定将甲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股筹集资金并将其股票上市交易。2014年,甲公司股票上市后,政府持有甲公司股票的比率由原有的100%降至51%。甲公司上市后,开始着手研究并实行低成本、低碳排放的发电模式,如研究用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天然气发电取代煤炭发电的可能性,并与多家海外电力公司进行电力产品合约制造和服务外包。
2016年甲公司在对多个境外投资方案进行评估时,公司管理层要求信息技术部提供评估需要的相关数据时,信息技术部告知有关信息系统的一些月度数据被人删除,无法提供。甲公司经调查发现,一名已被甲公司辞退的后勤部职员,在退职后未经允许进入系统删除了有关信息。
要求:
(1)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甲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甲公司不同国际化经营阶段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
(3)针对甲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简述甲公司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中应实施的主要工作。
参考答案:
(1)甲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有:①寻求海外市场,“国内电力市场饱和”;②寻求效率,“国内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③寻求资源,“国内发电所需的煤炭资源短缺,煤价飙升”;④寻求现成资产,“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成功收购了多家电力公司”。
(2)第一阶段(2004—2008年),甲公司主要以电工装备出口和电力工程服务等贸易业务为主,采用的是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第二阶段(2012—2014年),“成功收购了欧洲某国国家能源公司25%的股权,首次以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身份人股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随后又在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成功收购了多家电力公司”,是
以对外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第三阶段(2014年后),“与多家海外电力公司进行电力产品合约制造和服务外包”,属于非股权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3)甲公司在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应实施以下主要工作:①制定信息系统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②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建立不同等级信息的授权使用制度,采用相应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有序;③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定期审阅系统障碍,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障碍,禁止不相容职务用户账号的交叉操作;④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入侵;⑤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⑥加强服务器等关键信息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