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
来源 :焚题库 2021-09-06
中问答题【2019年真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并说明理由
【课题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保卫黄河》
【主要目标】
1.能够准确构唱六度音程,运用二部轮唱形式演唱歌曲。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前略)
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学唱第一声部。
(1)完成六度音程的构唱,采用“搭桥”的方式构唱: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0.png)
(2)识读乐谱:熟悉歌曲,进行旋律的音准训练。
2.分析作品(略)
3.学唱二声部。
(1)聆听歌唱,分析轮唱的特点。
(2)找出歌曲结束音的时值与一声部有何异同。
(3)集体视唱一次二声部旋律。
4.合唱训练。
(1)节奏卡农练习,为合唱做准备。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caf.png)
(2)两个声部演唱训练。
每个乐句起始拍的进入要准确,尤其是二声部的进入应更加明显。
(后略)
附谱例: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39d2.png)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9a23.png)
【课题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保卫黄河》
【主要目标】
1.能够准确构唱六度音程,运用二部轮唱形式演唱歌曲。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前略)
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学唱第一声部。
(1)完成六度音程的构唱,采用“搭桥”的方式构唱: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0.png)
(2)识读乐谱:熟悉歌曲,进行旋律的音准训练。
2.分析作品(略)
3.学唱二声部。
(1)聆听歌唱,分析轮唱的特点。
(2)找出歌曲结束音的时值与一声部有何异同。
(3)集体视唱一次二声部旋律。
4.合唱训练。
(1)节奏卡农练习,为合唱做准备。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caf.png)
(2)两个声部演唱训练。
每个乐句起始拍的进入要准确,尤其是二声部的进入应更加明显。
(后略)
附谱例: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39d2.png)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62f21d87798c4271a2cd40b22ba21b8f/images/9a23.png)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问题课例,没有体现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以音乐审美为核 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1)优点:这是一节初中歌唱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过程顺序得当,教师能够安排学生运用构唱的方式来唱准旋律,说明该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2)不足:
①未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未能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 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且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课例中的教师更多的居于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学生为主体;且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学生参与的实践较少,多处于被动状态,创造意识薄弱,未能体现“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仅依靠简单的练习无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音乐实践。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