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导航

某地大地震后,有6名6~12岁的小伤员从当地医院转到重庆

来源 :焚题库 2018-01-22

问答题某地大地震后,有6名6~12岁的小伤员从当地医院转到重庆某专科医院。他们的伤势比较严重,父母只能有一人陪同转院。当他们还在当地时,目睹周围许多人被截肢了,心生恐惧。加上天气炎热,医院卫生条件不佳、环境不良,导致许多伤者发生感染。刚到新的环境,伤员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问题,如饮食、语言不习惯,经常做噩梦,不愿意父亲或者母亲离开半步,等等。他们的家长也表露出担忧:孩子长时间治疗会耽误学业,以后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有个伤员说:"我再也不想去学校了。"还有,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原本都是工薪阶层,现在遇上天灾,房子没有了,工作单位也没有了,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作为社会工作者,请针对上述案例,为其设计一份介入方案。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一)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1.这些伤员属于学龄期儿童,灾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地震和地震后的周围环境的恐惧,对于受伤后没有得到最快速的救治引起的疼痛、失血等问题的恐惧,缺乏安全感。 2.伤员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能掌握,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失去控制,常要经受手术、换药等治疗时的疼痛。 3.这些伤员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是经济比较拮据,对医院的部分费用无力承担。 4.伤员及其父母对周边新环境不熟悉,语言、饮食等生活习惯上有些不适应,现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和老家的消费水平有所不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 5.家长担忧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将来的生活安排。(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提高6名伤员及其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个人及其家庭应对生活重大变故的能力。 2.方案实施策略: (1)开展"伤员康复小组",提供一些放松肌体训练,可以是亲子互动型,便于伤员与他们信任的父亲或母亲共同参与,帮助他们改善睡眠、饮食问题。运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让伤员能够获得自我控制的成就感。鼓励伤员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消除个人的不安全感。 (2)改变环境。主要从病房布置入手,把伤员安排到明亮的病房,可以增加一些颜色鲜艳的儿童画、可爱笑脸的长毛绒玩具,使病房看起来更加温暖和舒适。另外可从饮食上改良一下,与医院食堂协商,在口味上可以做些小的调整,或者为伤员准备家乡口味的调料。 (3)个别应激反应严重的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恐惧感。 (4)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物质支持。了解案主需求,联系志愿者或慈善机构提供物质性支持,尤其是衣物、通信设备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为案主家庭减轻经济压力。 (5)为案主提供教育支持。一方面为案主寻找教科书或科普启蒙教材;另一方面,待案主病情稳定后,选择合适的志愿者长期对案主进行学习辅导。 (6)招募志愿者陪伴伤员,选择伤员家乡所在地志愿者为佳。 3.方案执行: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对伤员及其家庭背景、受灾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与服务对象共同制订方案计划以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其次,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各方做好沟通,包括医疗机构、慈善机构、媒体、志愿者等,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再次,在为服务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执行进度和疾病发展状况,要符合实际情况,配合治疗为主,出现危机及时处理。最后,鼓励伤员及其家长回归家园后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的变故,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状态。 4.方案评估: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服务对象及其家长心理应激反应、满意度等方向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小组活动的成效和过程评估,目标实现度测量根据个案计划,从机构、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三个维度评估。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