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

来源 :焚题库 2019-08-15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绚丽的音色 

教学目标: 

一、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要素--音色。 

二、通过为一首乐曲的配器伴奏活动,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学习音色知识,领会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美和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音色,理解音色。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对报纸"动"的探索,初步感受色彩的概念) 

师:看我手中的这张"报纸",请你们帮我想一想,我怎样做才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响? 

生:揉、吹、打、撕、拍、晃…… 

(师照学生所说配上动作) 

师:俗话说:"察其言,观其行",请你们再猜一猜,我会在怎样的情绪下,才会有这些举动呢? 

(师将以上动作重做一遍) 

生:揉报纸--表明心情很好;打报纸--表明心里愤怒;晃报纸--表明抖灰尘;吹报纸--表现大自然的风声

…… 

师: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声音是有感情色彩的。 

一、看看色彩 

师:不但在我们的语言和动作行为里会流露出很浓的感情色彩,我们还可以通过视觉看到色彩。科学研究表明:颜色进入人眼,能使人产生轻重、冷暖、远近等感受,能使人产生兴奋、烦躁、忧郁等心理效果。一般按人们视觉对自然的经验感受,将色彩分成三大类。 

(课件显示) 

师:看到它,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生:火或热….. 师:感受到热烈与火爆。第一类暖色--红、黄、橙…… 

(课件显示) 

师:又感到如何? 

生:非常冷。 

师:对,这就是第二类冷色--青、蓝、绿、青、紫……当然,还有第三类中间色。 

师:在国外,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港口的码头工人举行了罢工,原因是他们提出搬运的弹药箱太重了。这时,颜色专家献了一计--把弹药箱全部改漆成浅绿色。结果出乎意外,罢工停止了。其实,弹药箱的重量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包装箱的颜色而已。由此可知,色调对于传达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有极强的表现力。绘画大师们也常用色调对比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各国的医疗机构正在尝试一种色谱疗法。这种疗法用途之广是人们难以预料的。法国色彩协会有实验表明:在红色的房间里,人的心脏跳动次数大约每分钟要增加17次,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几乎全部拒绝红色,因此,红色是绝对禁止进入心脏病病区的。但红色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二、听听色彩 

师:文学通过语言的组合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美术通过斑斓的色彩为人类营造生活环境。那么,音乐是否也具有这些功能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用不同形式演唱的声乐作品《牧歌》。 

(播放男声独唱《牧歌》) 

师:什么感觉? 

生:凄凉、孤独…… 

师:独唱牧歌给人一种孤寂的心理感受。那么合唱形式呢?我们来感受一下。 

(播放合唱《牧歌》) 

师:还感到凄凉、孤独吗? 

生:不再感到孤独,而是感到辽阔、深远,富有立体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师:对,合唱的《牧歌》,给人一种宛如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的感觉,是那么惬意!那样美好! 

师:再来听一听用西洋乐器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器乐小品。 

(播放乐曲) 

师:我很想听听女同学的说法。 

生: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叫人害怕…… 

师:我们再听一下单簧管高音区演奏。 

师:还感到毛骨悚然吗? 

生:不,乐曲充满活力。 

师:经过对以上声乐和器乐作品的倾听,我们认识到,音乐中也存在着强烈的感受色彩,它是通过乐器的音色传递给我们的。那么,究竟怎样给音乐中的音色下一个定义呢? 

(课件显示定义) 

三、创造色彩

 师:通过谈色彩,看色彩,听色彩,想必大家对音乐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运用音色知识为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最后一个乐章《动物们的大聚会》配置色彩乐器,好吗?先来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大聚会? 

(聆听乐曲) 

生:(猜动物)跑得飞快地是--豹、鹿、老鼠。跳着走的是--袋鼠。长着长耳朵的是--野驴。师:我这里有五种小型节奏乐器,(串铃、沙球、响板、碰铃、双响筒),你们敲敲看,它们的音色与哪些动物的叫声、动作近似,然后用乐器加以描绘。 

(学生为乐曲选择、配置乐器) 

(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 

小结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它融入了作曲家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联想与体验,折射出他们的人格理想与追求。因此,我们可以透过音乐去感受作曲家的内心激流与情感世界。让我们热爱音乐,走进音乐,感受音乐。有关音色的话题就说到这里,下课!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音色,是音乐表现要素之一。专门针对音乐要素来构思一堂音乐课,反映了教授者对音乐情绪与情感的关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与情感为统一的物质过程;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更要广泛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感时,总会感到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普通地存在于一切审美活动之中。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音乐进行过程的实质是情绪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而音乐作为音乐情绪的载体,虽无语义性却同色彩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就像暖色(红、黄、橙)给人热烈、吉庆、火爆的感受,冷色(青、蓝、绿)给人安静、孤独、凄凉的感觉一样。《绚丽的音色》一课从一个以报纸为"道具"的心理游戏导入,通过"观看色彩""聆听色彩""创造色彩"三个教学环节来展开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教学,从视觉到听觉来展开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教学,应该说,这种设计有其合理的成分,从视觉到听觉再到整个大脑的创造活动也体现了连贯性和有序性,相信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该课例的主体采用一种师问生答式的形式,形式上稍显得单一。如果从设计上不仅仅在"创造色彩"部分体现师生互动,而在前两个部分就开始对"音色"采用探索式的学习,则更能体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