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曹刿论战原文

来源 :焚题库 2018-03-28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曹刿论战》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学习时,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好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课文导语 

    公元前684年,齐国向鲁国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在鲁国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长勺之战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二、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学生情况 

    九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回答课后练习第二题。

参考答案: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涉及考点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二章、阅读鉴赏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