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导航

找得着“北”的地方

来源 :焚题库 2021-05-23

问答题校对题:按照原稿纠正校样中的错误;若认为原稿有差错,用黑色墨水笔以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
 【原稿】
 找得着“北”的地方

飞机降落到黑龙江的漠河机场时,由于这里位于北纬53度半的高纬度地区,虽是下午3时,但天色已经变得黢黑。正处农历腊月,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漠河人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刚刚走出机舱,身上的热量一下就被严寒“吸”走了,呼出的热气在朔风中瞬间化为一缕缕飘曳的白烟。白雪覆盖着大地,寒风尖锐地刺痛着脸颊。行走仅十几分钟,同伴就感到无法坚持了。当地朋友告诉我们,今晚天气预报温度是-40℃,这里不仅滴水成冰,然而哈气也成冰。

次日一早,我们行车在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里,继续向北,穿越无尽的群山和无垠的大森林,终于到了漠河县的北极村。迎接我们的是村口的巨人雪雕,其所持标牌上醒目的大字是“约你来找北”。假如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金鸡,那么,被称为“神州北极”的北极村就在那金鸡之冠上。尽管今年北方普遍降雪较少,但这里仍然处在深雪包围之中。

在这个中国最为寒冷的地方,严寒似乎把一切都凝固了:苍茫的雪野、晶莹的雾凇、宁静的白桦林和被冰凌包裹的木刻楞的炊烟。然而,静态的画面中也有动感,比如擦身而过的或许就是让你惊喜不已的狗拉雪撬,相机的长焦镜头能把江上凿冰打鱼的渔民拉到眼前。尽管手指冻得僵硬,甚至按不动相机的快门,圆珠笔也写不出字,但朋友却说:“你们的运气真好,虽然温度很低,但阳光灿烂,更重要的是无风,便于户外活动。如果遇上刮烟泡子风,那户外根本无法停留。”

位于江边的神州北极石碑,象征中国最北的端点。碑上是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篆体书写的“北”字。邓公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蕴含着“北”的内涵:坚实、厚重。

“找不着北”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意为做事情没有头绪,迷失了方向。而找北,则代表着中国人面对天地时独 特的知与行。找着了北,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目标。

当地的朋友再三介绍,虽然严冬的北极很有味道,但是夏季的北极更为美丽,那时昼长夜短,整个漠河变成了不夜城,还可以见到瑰丽的彩色光象北极光。然而,我还是钟情于冬季的北极。那种终古如斯的天地大美,使我永生难忘。


 

参考答案:(1)[北]改为[“北”]。
 (2)“”改为宋体。
 (3)“黝”改为“黢”。
 (4)“,腊月”改为“腊月,”。
 (5)“溯”改为“朔”。
 (6)“逸”改为“曳”。
 (7)“白雪覆盖……”改为[与上接排]。
 (8)“-40℃”改为“-40℃”。
 (9)“然而”改为“而且(同时打上质疑问号)”。
 (10)“次日一早”改为[另起一段]。
 (11)“在这个……”改为[与上段不空行]。
 (12)“晶莹晶莹”改为“晶莹”。
 (13)“撬”改为“橇(同时打上质疑问号)”。
 (14)“朋友却”改为“朋友却说”。
 (15)“如果遇上……”改为[与前并拢]。
 (16)[停留”。]改为[停留。”]。
 (17)“位于江边……”改为[本段行距同其他正文]。
 (18)“方体微字”改为“字体微方”。
 (19)“找不着北……”改为[首行前空2字]。
 (20)“光象北极光”改为“光象北极光”。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答案解析:

 

涉及考点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2019)

第四章 书刊校对

第三节 书刊常见差错与查错技巧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