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导航

某市拟建一个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安全填埋场

来源 :焚题库 2017-09-26

简答题 案例-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素材】某市拟建一个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安全填埋场、物化处理车间、稳定/固化处理车间、公用工程及生活办公设施等。该地区主导风向为SW,降雨充沛。拟选场址一:位于低山丘陵山坡及沟谷区,西南侧直线距离1.8km处为某村庄,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园、水稻、蔬菜等。选址所在地区交通方便,仅需建进场公路1k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3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选址区场地外东北侧为地势最高点,场地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沟谷,在沟谷西部有一个人工土石坝,沟谷汇水在此形成一个人工鱼塘。场地外南侧池塘为最低点,场地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入南部沟谷向南流出。选址区南侧5km处有一个森林公园。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处。距离选址区西边界0.2km处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穿过。拟选场址二:位于某村庄北面山谷(距离该村1.5km),地表植被主要为马尾松一芒萁群落和人工种植林,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0.8k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2个村庄,人口居住比较密集。选址区临近森林公园(约1km),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一水塘(非饮用水)。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0km处,距最近变电站1km。【问题】 1.通过两个场址的比较,哪个更适合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请说明理由。 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 5.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 6.上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的主要的建设内容是()。 A,锅炉房B.宿舍C.污水处理厂D.填埋场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布设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井。 8.提出防止或减缓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通过两个场址的比选,哪个更适合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请说明理由。答:两个场址对比分析见表1。 m2L0VkdN08.png 由表1可知,与场址二相比,场址一优点有:破坏人工种植的果园、蔬菜,对生态破坏相对较小;离最近水厂取水点相对较远,对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距离电力设施比较近,距离村庄和森林公园等敏感点比较远,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和景观等影响小。缺点:其建进场公路要长0.2km;村庄数目多,人口居住比较稀疏。综合上述两个场址的优缺点,选择场址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 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答: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危险废物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处置中心选址的合理性、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以及填埋场运行期间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公众参与。 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地理位置图。 (2)地质环境:根据现有资料详细叙述该地区的特点,以及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构造。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评价要求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3)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对高差的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 (4)气象与气候。 (5)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水系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主要取水口分布;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来源等。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来源、大气环境容量等。 (8)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等。 (9)生态调查:植被情况(如类型、主要组成、覆盖度和生长情况等),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10)声环境:确定声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监测布点与现有污染源调查工作。 (11)社会经济:包括经济指标、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 (1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主要是与项目邻近的森林公园情况,并调查选址区是否有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景观。 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答: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因子包括:pH、COD、BOD、SS、石油类、氨氮、总磷、挥发酚、总汞、总氰化物,还有其他重金属如Cu、Cd、Zn、As等;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pH、总汞、总氰化物、CrYmdQYfBfBa.png、Cu、Zn、Cd、AS。 5.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答: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预测填埋场渗滤液、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区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渗滤液的环境影响时,还应考虑非正常情况下如防渗层破裂对地下水的污染。 (2)大气环境:施工扬尘、填埋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填埋场废气对填埋场周围环境和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3)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建设期对植被的破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要采取防护措施。 (5)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建设填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被,占用土地会引起水土流失,弃土堆放等会对选址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封场后)三个时段。 6.上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个主要的建设内容?答:答案为C。因为锅炉房属于公用工程,宿舍属于生活办公设施,填埋场已经交代属于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因此只能选C。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布设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井。答: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一级。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布设:不得少于7个,场址上游1个,场地内1个,两侧各1个,下游3个。下游3个监测井可作为污染监控井及运移扩散井。 8.提出防止或减缓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措施: ①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基础层条件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铺设适当的防渗层。防渗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检测,保证防渗层有效。 ②对项目所在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 ③设置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和雨水集排系统。 ④设置地下水监测系统:上游1口背景监测井,下游3口。 (2)管理措施: ①入场危险废物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对废物的入场要求。 ②地下水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确定,监测因子应有代表性。 ③封场:当填埋场处置的废物数量达到填埋场设计容量时,应实行封场;封场最终覆盖层应为多层结构;封场后应继续维护管理。【考点分析】 1.通过两个场址的比选,哪个更适合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请说明理由。《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七、环境可行性分析(1)分析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环境比选的合理性"。此题属于建设项目选址优化分析,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分析要点包括: (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是否影响水源地、选址区植被; (2)地形条件:地势、地形是否有利,工程量,覆土来源; (3)地质水文条件:是否有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影响地表水的程度; (4)水电设施条件:与饮用水源地和供电设施的距离; (5)交通状况; (6)周围敏感点(包括居民区和风景区)情况:与敏感点的距离、选址区是否在居民区下风向、项目建设是否影响附近居民区的景观。 (7)依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8)垃圾运输沿线对居民的影响。最后,根据项目的特点及主要的环境影响,综合优化选择场址。 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一般情况下,评价重点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束后再确定。该项目为危险废物处置场,其主要的处置方式是固化后填埋,因此其评价重点为: (1)根据该市固体废物的产生数量、种类及特征,分析处理危险废物工艺的可行性,是否能达到废物利用、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的要求; (2)工程运行后其对选址区范围内及其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 (3)根据拟选场址内的工程地址和水文情况,分析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举一反三: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必须详细调查、了解和描述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它关系到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建设规模、处置工艺。因为危险废物的来源复杂、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而且各种废物在产生的数量上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搞清废物的来源、种类、特性.对于评价处置场规模、处置场选址的优劣和处置工艺的可行性至关重要。 (2)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贯彻"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包括收集、临时贮存、中转、运输、处置以及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问题。 (3)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分析,对填埋场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渗滤液的产生、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填埋气体导排、处理和利用系统进行重点评价,对渗滤液泄漏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进行预测评价。对于配有焚烧设施的处置中心,还要对焚烧工艺和主要设施进行充分的分析,首先审查焚烧系统的完整性,对烟气净化系统的配置和净化效果进行论述,将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作为评价重点。 (4)危险废物处置工程的选址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它除了环境的基本条件外,还有公众的心理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对场址的比选进行充分的论证,做好公众参与的调查和分析工作。 (5)必须要有风险分析和应急措施,它包括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事故风险,填埋场渗滤液的泄漏事故风险以及由于入场废物的不相容性产生的事故风险。 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举一反三:建设项目现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自然环境,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②项目周围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噪声、生态现状、主要污染源情况、环境容量等;③社会经济情况,包括人口、工农业、土地利用、交通等;④项目周围是否有需要重点保护的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等。 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本案例项目评价因子的选择依据:①环境标准中包含的指标;②选址区地表水(或地下水)水体主要的污染指标;③项目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④具有代表性,能表征废物特性的参数。对于地表水来说,评价因子包括地表水环境中常见的污染因子,既包括表征有机污染的指标,也包括氮、磷和重金属等无机污染指标。 5.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一般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水、大气、噪声、生态(包括水土流失)和景观等几个方面,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时期不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具体的内容要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特点确定。举一反三:对于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必须评价封场后的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封场后)三个时段。 6.上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个主要的建设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分析;(2)建设项目与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污染物控制的要求,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只有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后方可排放。注意:若有地方标准,此处应执行地方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布设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和"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8.提出防止或减缓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知识:六、社会区域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