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阅读《长亭送别》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来源 :焚题库 2020-05-19

问答题阅读《长亭送别》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唱的形式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的,大家听过李煌的《虞美人》吗?
生:听过。
师:岳飞的《满江红》呢,听过吗?
生:当然听过。
师:很好。还有一首我说出来你们肯定听过,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生:词是苏轼写的。
师:好,这些都是明星唱的。今天我们也为《四煞》谱上曲,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用你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元杂剧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既然我们无法用元时的曲子来唱,就来个现代版演唱。
(众生开始谱曲)
师:好了,现在我们先请一个男同学来给我们唱唱他的作品。(一生起立,酝酿了一会儿感情后,用幽怨的声音开始唱)
师:请问这是什么曲子?
生:这是我自编的。
师:自编的!我觉得很好,很有创造力,而且编的曲子比较符合《四煞》悲愁的意境。好,给你一个机会,邀请一位女生来演唱一下。
生(很荣幸地):×××,请你来给我们唱一下吧。
(女生起立,沉吟良久,全班寂静等候,接着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全班非常安静。喝完后,掌声响亮)
师:她唱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词、香港歌星徐小凤演唱过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我认为这首歌的调子跟《四煞》的无限悲愁的意境也是能够吻合的。
问题:
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容的。
参考答案:
教师主要是借助音乐进行引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体验是可以由多方面构成的,音乐也是其中之一。《长亭送别》中的离愁别绪本身已经用典雅优美的语句表达了,理解时如用语言解读语言,一般会因过于理性而显得苍白,再加上曲词本身又富有抒情性和音韵美,教师恰当地运用音乐和曲词的特点,用直观具体的音乐演绎抽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与文字相得益彰,更能使文本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答案解析:

涉及考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第四章 教学评价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