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导航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宪法》模拟题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2-28

  11.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82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三部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答案:D

  解析:一般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7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但绝不是唯一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和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实行的均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据此,选项A错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项B错误。1982年宪法是后全面修改的结果,而非制定而成。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不赘。

  12.下列选项中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审查的要求?()

  A.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B.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答案:BCD

  解析:立法法:第九十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A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认为同宪法有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书面提出审查意见。

  13.下列选项有关规范性法规文件效力等级的说法不正确的有哪些?()

  A.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属于特殊立法,它们可以依法对上位法作出变通规定

  B.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

  C.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D.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BCD

  解析: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14.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何种选项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答案:ABCD

  解析: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十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因此A选项正确。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第十四项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

  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八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根据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这两种情况,宪法规定的是"撤销",而非"改变或者撤销",严格说来,CD不是应选项。但司法部公布的答案也选上了CD。

  15.关于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的审查程序,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性审查

  B.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

  C.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作出不批准的决定

  D.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后,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法规定的关于行政立法的知识。

  根据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进行合法性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的,应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由此规定,选项B、C为正确说法。该条并没有规定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性审查的规定,故选项A说法错误。根据立法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规定,选项D的错误在于,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后,是由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而不是由省人大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16.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CD。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故选A、C、D三项。B项的民族自治法规不等于地方性法规。

  17.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谁可以提出副省长的人选?

  A.省长

  B.本级人大主席团

  C.本级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联名

  D.本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

  答案:BC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1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代表依照本法规定联合提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人以上书面联名,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人以上书面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书面联名,可以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因此,B、C两项符合题意。

  18.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立法公布与备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哪些?()

  A.法律解释通过后,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

  B.较大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法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由较大的市人大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C.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请备案

  D.所有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规章都必须向国务院备案

  答案:AB

  解析:立法法89条。

  19.依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C

  20.依据宪法,下列哪些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BC

  解析:国家主席一般是根据人大或人大常委的决定行事,所以它没法负责。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