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导航

2017年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04

  16.孙某是县向阳服装厂女工,自学日语后赴日留学,留学期间与一日本人在当地结婚。一日,有人持向阳镇人民政府颁发的孙某与王某的结婚证向日本当地行政机关指控孙某重婚,从而引起日本当局的重视,随即对孙某实施监控,并要将其遣送回国。原来在孙某出国期间,王某假冒孙某之名向该镇人民政府申领了结婚证。孙某要求镇人民政府撤销该结婚证却遭拒绝。对镇政府的拒绝行为,以下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因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明确列举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具可诉性

  B.虽与行政许可有关,但既不是“拒绝颁发许可证”,也不是“不予答复”,因此不具可诉性

  C.因为结婚证书并不属于“许可证、执照”的范围,因此该行为不具可诉性

  D.属于“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

  17.某宗国有土地位于某市A区,A区甲企业对市政府颁发给B区乙企业《国有土地使用证》,将该宗地确认为乙企业使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侵犯了自己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省政府作出复议决定撤销了市政府颁发给乙企业的土地证,乙企业不服该复议决定,应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A区法院

  B.B区法院

  C.省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D.省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者A区法院

  18.因甲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贷款银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05年6月7日,银行在诉讼中得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05年4月6日根据申请,将某小区住宅项目的建设业主由甲公司变更为乙公司。后银行认为行政机关的变更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债权,于2006年1月9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变更行为违法。下列关于起诉期限的哪种说法符合法律规定?

  A.原告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5年内提起行政诉讼

  B.原告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20年内提起行政诉讼

  C.原告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2年内提起行政诉讼

  D.原告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19.某市公安局根据举报认为杨某涉嫌贩毒,即口头传唤杨某进行讯问。当晚杨某被手铐铐在桌子腿上。值勤警察第二天发现杨某脸色苍白,后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杨某脑部有钝器伤,但非致命伤;死于脑内出血,多见于高血压的并发症,轻微头部损伤对脑内出血有诱发作用。杨某之妻要求国家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应当赔偿,因为杨某的死亡并非公安局造成

  B.不应当赔偿,公安局工作人员的行为欠妥,但并不违法

  C.应当赔偿,因为杨某的死亡与公安局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行为有因果关系

  D.公安局赔偿部分损失,因为杨某死亡的责任并不完全在公安局

  20.商某对公安机关对其实施的拘留行为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县法院以该拘留行为属于刑事拘留行为为由裁定不予受理,商某上诉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院维持了县法院的予受理裁定。商某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省高院立案后,认为公安机关对商某实施的拘留名义上是刑事拘留,实际上是借此干涉经济纠纷,属于行政行为。商某对此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是错误的。此时,省高院应该如何处理?

  A.撤销县法院的裁定,指令县法院受理

  B.撤销县法院的裁定,指令市中院受理

  C.撤销县法院和市中院的裁定,指令县法院受理

  D.撤销县法院和市中院的裁定,指令市中院受理

  21.下列关于对未成年的罪犯刑罚的适用和执行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B.对未成年罪犯一律不能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最低数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少于500元人民币

  D.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间已经成年的,对其减刑、假释仍然可适用对未成年人放宽掌握标准的规定

  22.下列情形中,可以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有哪些?

  A.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情节严重的

  B.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的包装或者容器上使用其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

  C.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的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使用其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

  D.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的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使用其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

  23.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抢劫罪定罪的有哪些?

  A.抢劫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

  B.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

  C.行为人实施伤害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时,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拿走其财物

  D.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没收赌资或者罚款,但没有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

  24.下列情形中,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有哪些?

  A.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

  B.买卖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的证件

  C.买卖尚未加盖发证机关的行政印章或者通行专用章印鉴的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D.买卖军事院校进出通行证件

  25.根据立法解释,“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对其中的“谋取个人利益”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包括行为人与使用人事先约定谋取个人利益实际尚未获取的情况

  B.包括行为人虽未事先与使用人约定但实际已获取了个人利益的情况

  C.既包括不正当利益,也包括正当利益

  D.既包括财产性利益,也包括升学、就业等具体的非财产性利益

  26.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权管辖的是哪些?

  A.日本公民甲和乙在中国大陆旅游的过程中制订了绑架犯罪计划,乘机回日本后按照计划绑架了日本籍富商丙

  B.俄罗斯公民甲在中国境内打国际长途电话给德国公民乙,让乙在德国杀害日本公民丙,并承诺汇款5万美元作为酬金,乙按照约定杀害了丙

  C.某国有公司业务经理在外派英国期间,明知英国公民乙有配偶而在该国与之登记结婚(法定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十名印度尼西亚公民在驾船在公海上拦截并抢劫了一艘泰国货船,并强迫该货船上的船员乘救生艇离开,然后驾驶该船进入中国近海,被边防人员查获

  27.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和乙合谋一起去盗窃,甲在外面望风,乙扒窗进入丙的家中盗窃,由于丙有事中途返回,甲发现丙时已经来不及通知乙,于是单独逃跑。丙将乙堵在家中,为了脱身,乙将丙推到在地,转身夺门逃跑。甲和乙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B.甲和乙合谋当天晚上一起去杀害共同的仇人丙,但甲由于害怕当晚没有前往丙家,乙单独一人前往杀死了丙。由于甲没有前往现场,因而不构和乙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C.甲打电话给乙,说其最近要杀一个仇人,得手后想到乙那躲一阵子,乙表示同意。乙事后果真按照承诺对故意杀人后的甲提供住所供其躲藏。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窝藏罪,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

  D.某公司司机甲违章驾驶,将行人乙撞倒,向公司经理丙汇报后,丙指使甲逃逸,致使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甲和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28.下列关于盗窃数额认定的说法,有哪些是正确的?

  A.不记名、不挂失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不论能否即时兑现,均按票面数额和案发时应得的孳息、奖金或者奖品等可得收益一并计算

  B.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认定

  C.股票按被盗当日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该种股票成交的平均价格计算

  D.甲盗窃乙价值4000元的电脑,以5000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盗窃数额应当认定为5000元

  29.下列选项中,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的有哪些?

  A.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在村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经营、管理、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村集体所有的资金等财物共计5万元

  B.居民委员会主任乙在协助街道办事处从事救济款物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将救济款物2万元据为己有

  C.受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物20万元

  D.在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该公司100万元资金

  30.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的有哪些?

  A.违反海关规定,将黄金走私进境

  B.违反海关规定,将文物走私进境

  C.走私已被国家明令禁止进出口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

  D.走私已被国家明令禁止进出口的来自疫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