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基础知识

导航

2020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基础知识》章节习题:期货投机与套利交易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8-20

  一、单项选择题

  1、跨市套利,又可称为( )。

  A、市场间套利

  B、牛市套利

  C、熊市套利

  D、跨品种套利

  2、某套利者以361元/克卖出4月份黄金期货,同时以350元/克买入9月份黄金期货。假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4月份价格变为364元/克,同时9月份价格变为357元/克时,该套利者同时将两合约对冲平仓,套利结果为( )。

  A、盈利7元/克

  B、亏损3元/克

  C、亏损7元/克

  D、盈利4元/克

  3、某套利者以350元/克卖出4月份黄金期货,同时以361元/克买入9月份黄金期货。假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4月份价格变为355元/克,同时9月份价格变为372元/克,该套利者同时将两合约对冲平仓,则其套利结果为( )。

  A、盈利11元/克

  B、亏损5元/克

  C、盈利6元/克

  D、亏损6元/克

  4、下列( )不适用于牛市套利。

  A、小麦

  B、大豆

  C、生猪

  D、棉花

  5、下列做法中,符合金字塔式买入投机交易的是( )。

  A、以80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价格涨至8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涨至8100美元/吨再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

  B、以81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价格跌至8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跌至8000美元/吨再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

  C、以80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价格涨至8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涨至8100美元/吨再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

  D、以81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价格跌至8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跌至8000美元/吨再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

  6、下面做法中符合金字塔式买入投机交易的是( )。

  A、以70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价格涨至7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涨至7100美元/吨再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

  B、以71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价格跌至7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跌至7000美元/吨再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

  C、以70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价格涨至7050美元/吨买入2 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涨至7100美元/吨再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

  D、以7100美元/吨的价格买入1手铜期货合约;价格跌至7050美元/吨买入2手铜期货合约;待价格继续跌至7000美元/吨再买入3手铜期货合约

  7、下列关于套利交易指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买入和卖出指令同时下达

  B、套利指令有市价指令和限价指令

  C、套利指令中需要注明具体的价格差

  D、限价指令不能保证立刻成交

  8、某套利者在8月1日买入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价格分别为5720元/吨和5820元/吨,到了8月15日,9月份和11月份白糖期货价格分别变为5990元/吨和6050元/吨,则价差变化是( )。

  A、缩小40元/吨

  B、扩大40元/吨

  C、缩小50元/吨

  D、扩大50元/吨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期现套利中,如果价差远远高于持仓费,套利者作出的选择有( )。

  A、买入现货

  B、卖出期货合约

  C、卖出现货

  D、买入期货合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期货投机与套期保值区别的体现的是( )。

  A、交易目的

  B、保证金

  C、交易风险

  D、结算制度

  3、在正向市场上,如果投资者预期近期合约价格的( ),适合进行熊市套利。

  A、下跌幅度小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下跌幅度

  B、上涨幅度小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上涨幅度

  C、上涨幅度大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上涨幅度

  D、下跌幅度大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下跌幅度

  4、在开仓阶段建仓时,投机者应( )。

  A、市场价格一旦出现上涨立即买入期货合约

  B、市场价格一旦下降就立即卖出期货合约

  C、在市场趋势已明确上涨时才买入期货合约

  D、在市场趋势已明确下跌时才卖出期货合约

  5、下列关于套利限价指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优点是成交速度快,盈利多

  B、套利者希望以一个理想的价格成交时使用此指令

  C、该指令的缺点是不能保证立刻成交

  D、可以保证交易者以理想的价差进行套利

  6、不同的商品因为其内在的某种联系,使得他们对价格存在着某种稳定合理的比值关系,这些联系包括( )。

  A、需求替代品

  B、需求互补品

  C、生产替代品

  D、生产互补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