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价格鉴证师> 复习辅导> 经济学和价格学基础理论> 文章内容
价格鉴证师《经济学和价格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08
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会计学中的复式记帐法来编制的,因而借方与贷方总是可以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是会计学上的平衡而非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关注的是一国经济长期、中期、短期的健康发展与外部经济之间稳健的联系。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断
传统上,将国际经济交易按照其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独立自主进行的各项交易。
自主性交易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调节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之后进行的弥补性交易。
调节性交易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特点
从理论上讲,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了平衡。
在实践中,划定自主性交易范围的问题,就变成了" 划线" 问题。
综合差额(Overall Balance ) 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
1.临时性不平衡:
一些突发性的、事先无法准确预期的因素。
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
2.结构性不平衡: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源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等方面。
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
3.货币性不平衡:
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这种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4、周期性不平衡: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周期性不平衡在二战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在战后,其表现经常受到扭曲。
5、收入性不平衡:
因国民收入增减,造成贸易、非贸易支出的增减,从而引发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