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鉴证师

导航

价格鉴证师《法学基础知识》教材重点(7)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1-18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

  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的特征

  第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

  第二,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法治原则。

  二、宪法监督:

  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三、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此后于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做了全面修改。1982年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四、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性质

  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体现一定阶级的专政。

  一般地说,在经济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总是控制或掌握着国家政权,处于统治地位。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性质不属于国家机构,但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2.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政体

  政体又叫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为国体服务的,是国体的表现形式。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2)人民在民主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3)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监督,向它负责;(4)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

  4.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国家立法机关和统一的行政机关。复合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联合组成联盟国家或者国家联盟的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我国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1.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获得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7)特定人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保护华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2.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六、国家机构的组成、性质、地位等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保证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而建立的相互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的、最高的地位:(1)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它制定的法律、做出的决议和决定,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和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经常性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的每届任期为五年,联系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每届任期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4.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即最高国家军事机关。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从属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并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8.特别行政区。

  目前我国设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9.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是基层群众性组织,而不是国家机关。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