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要点第二章第1-3节
2017-1-22编辑:sunny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60年代飞机订票系统:SABRE-I
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的ARPA网(即ARPANET)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2. 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l 第一阶段——面向终端:典型的由1963年美国空军建立的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SAGE)
l 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l 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
l 第四阶段——高速化、综合化:主要标志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
3. 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最早建设专用计算机网络的是铁道部。
第一个公共分组交换网CNPAC。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定义: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自治的计算机是指计算机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地启动、停止或者控制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资源共享。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网络分类
(1)根据网络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分为:
l 广播式网络
l 点对点式网络
广播式网络中,所有结点仅使用一条通信信道,该信道由网络上的所有站点共享。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点对点式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它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同一时刻可以有多台计算机并行发送数据。
(2)按覆盖地理范围和规模分为
l 局域网(LAN)
l 广域网(WAN)
l 城域网(MAN)
(3)按照通信子网的交换方式分为:公用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ATM交换网等。
2. 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1)广域网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数据分组从源结点传送到目的结点的过程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因为采用的是点对点网络)。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如X.25,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ARPANET是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特点:
l 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
l 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l 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l 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2)局域网
覆盖范围在几公里之内,通常为一个单位所有。
主要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网。最后以太网占据统治性地位。
(3)城域网
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内多个局域网的互联。范围在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早期的城域网产品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传输介质以光纤为主。
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三层模式:
l 核心交换层
l 业务汇聚层
l 接入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