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试

导航

MBA校友:人生没有输赢,坚持是最大的挑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02

  港化学中心集团是中国第一家造纸和造纸服务机构,也在房地产,消费品和生态旅游方面有所投资。但是在1983年公司创立之初,Peter不清楚他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在那个阶段,中国开始开拓国际业务,我希望利用这一情况,」他如此回忆道。「但是我发现中国缺少对外贸易,不能买到我们提供的产品。」

  他的商业伙伴辍学了,但Peter坚定地完成了学业。他称这些早年时期为「乏味」而「极其困难」的。

  当被问及为什么他会继续学业时,Peter说:「我觉得我有一份工作要做。」他把自己的坚持归功于华盛顿大学。

  Peter Young

  -

  香港化学中心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是华盛顿大学 80届化学工程学士

  他的经历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

  华盛顿大学 给了我很好的教育。也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校友网络 。而且还给了我一些耐力,让我能够处理我遇到的许多困难的问题。」Peter说。

  Peter出生于香港,在赴美国读高中之前,分别在香港和瑞士接受教育。1976年,在参观了校园并见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H. Boulter Kelsey后,他毅然决定就读华盛顿大学。Kelsey向Peter展示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实际支持,让学生为其他挑战做好准备。

  虽然他是37年前毕业的,但依然记得Kelsey和大多数教授的名字。学校已经改变了,但其实践方法仍然未变。

  大学毕业后,杨先生在霍尼韦尔航空航天工作,三年后,他创建了香港化工集团。

  虽然前15年很难,但中国的经济最终也开始发展,而杨氏公司也是如此。

  那段时间,Peter开始思考回馈大学。多年来,他和他的妻子林女士,对生物医学工程国际留学计划,以及Frank & Grace Yin生物医学工程基金进行了大力支持。

  今年,这对夫妇作出了五年五十万美元的捐赠承诺,为了感谢杨氏夫妇的慷慨,华盛顿大学还将普雷斯顿·格林楼的拱门命名为「杨氏拱门」(Young Archway)。Peter说,这份礼物是为了纪念他的父母Tsun Chi Frank Young 和Kwok Chu Judy Ju。他希望它有助于子孙后代。

  「现在离我在华盛顿大学上学已经有四十四年了 ...我做得很好,谢谢华盛顿大学,」他说,「我今天要帮助年轻人,让他们在40多年后也能说同样的话。」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