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题库(二十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9-30

  16.轮状病毒的致泻机制是

  A. 小肠粘膜细胞cAMP水平升高,导致体液平衡紊乱

  B. 小肠粘膜cAMP水平升高,导致小肠细胞分泌过度

  C. 病毒直接损伤小肠粘膜细胞,绒毛脱落,腺窝细胞增生、分泌增多

  D. 病毒作用于肠壁神经系统,使肠功能紊乱

  E. 以上都不是

  17.下列哪种病毒不属于肠道病毒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柯萨基病毒

  C. 埃可病毒

  D. EB病毒

  E. 轮状病毒

  18.肠道病毒不会引起的疾病是

  A. 脊髓灰质炎

  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 心肌炎

  D. 疱疹性咽峡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二、填空题

  1. 对人类致病的肠道病毒包括 病毒、 病毒、 病毒和 病毒。

  2. 对疑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患者,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时,常用的取材标本有 、 、 、体液和活体组织等。

  三、名词解释

  1. 轮状病毒

  四、问答题

  1. 简述人类轮状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

  2. 简述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3. 试述肠道病毒所致的主要疾病。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A 3.A 4.A 5.B 6.E 7.D 8.D 9.D 10.A 11.C 12.C13.B 14.A 15.A 16.C 17.D 18.E

  二、填空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

  2.咽拭子、直肠拭子、粪便

  三、名词解释

  1.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直径60~80nm,无包膜含有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病毒,其形同车轮状而得名,它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

  四.问答题

  1. 生物学性状

  形态 有双层衣壳,无包膜,外形呈轮状,病毒必须具有双层衣壳时才有传染性。

  基因组极其编码的蛋白质 其核酸为双链RNA,分11节段,每一片段含一个开放读框,分别编码结构蛋白(VP1、VP2、VP3、VP4 、VP6、VP7)和非结构蛋白(NSP1~NSP5)。

  其中VP6位于内衣壳,为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VP4和VP7位于外衣壳,VP7为糖蛋白,是中和抗原,决定病毒血清型,VP4为病毒的血凝素,亦为重要的中和抗原。VP1~VP3位于核心。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

  分型 根据VP6的抗原性,轮状病毒分为7个组(A~G)和若干亚组。根据A组表面中和抗原VP7和VP4分14个G血清型和19个P血清型。

  抵抗力 在粪便中存活数天到数周。在室温下相对稳定。

  2. 病性和免疫性

  人类易感的轮状病毒中以A组最为常见,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温带地区晚秋和冬季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季节。

  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侵入人体,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溶解死亡,绒毛脱落,腺窝细胞增生、分泌增多,导致严重水样腹泻,水和电解质丧失。但一般为自限性,可完全恢复。若婴儿营养不良或已有脱水,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婴儿死亡。

  感染后机体可产生型特异性抗体,对同型病毒有保护作用,特别是肠道sIgA。对异型只有部分保护作用,机体可反复感染。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试题】【进入购买】

欢迎加入执业医师交流群:248943119,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