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内科学常考知识点:第十五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2
中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AMI。
【病理】
(一)冠状动脉病变
(二)心肌病变
【病理生理】
AMI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按Killip分级法可分为:
I级 尚无明显心力衰竭;
Ⅱ级 有左心衰竭,肺部音<50%肺野;
Ⅲ级 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音;
Ⅳ级 有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源性休克是泵衰竭的严重阶段。但如兼有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则情况最严重。
心室重塑作为MI的后续改变,左心室体积增大、形状改变及梗死节段心肌变薄和非梗死节段心肌增厚,对心室的收缩效应及电活动均有持续不断的影响,在MI急性期后的治疗中要注意对心室重塑的干预。
【临床表现】
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有关。
(一)先兆
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即前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情况,如及时住院处理(参见本节“心绞痛”),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MI。
(二)症状
1.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达到39℃,持续约一周。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R在T波上),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室颤是AMI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者中。前壁MI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属次要,有些患者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参与。
6.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有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右心室MI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三)体征
1.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10%~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 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血压降低。起病前有高血压者,血压可降至正常,且可能不再恢复到起病前的水平。
3.其他 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的其他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心电图常有进行性的改变。对MI的诊断、定位、定范围、估计病情演变和预后都有帮助。
(一)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MI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MI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非ST段抬高性MI者心电图有2种类型:①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MI所致。②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
2.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性MI:
(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超急性期改变。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
(3)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
(4)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是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
非ST抬高性MI:上述的类型①先是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ST段和T波的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类型②T波改变在l~6个月内恢复。
3.定位和定范围 ST抬高性MI的定位和定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三)超声心动图
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也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和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四)实验室检查
1.起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可增至(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均可持续l~3周。起病数小时至2日内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
2.血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其所长 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①肌红蛋白②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
(一)心绞痛
(二)主动脉夹层
(三)急性肺动脉栓塞
(四)急腹症
(五)急性心包炎
【并发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二)心脏破裂
(三)栓塞
(四)心室壁瘤
(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治疗】
对ST段抬高的AMI,强调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2.监测3.吸氧 4.护理5.建立静脉通道6.阿司匹林
(二)解除疼痛
(三)再灌注心肌
起病3~6小时最多在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1.介入治疗(PCI)2.溶栓疗法
3.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四)消除心律失常
(五)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2.应用升压药3.应用血管扩张剂4.其他 治疗休克的其他措施包括纠正酸中毒、避免脑缺血、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应用洋地黄制剂等。
(六)治疗心力衰竭
(七)其他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3.极化液疗法4.抗凝疗法
(八)恢复期的处理
(九)并发症的处理
(十)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十一)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