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诊断基础知识点:红细胞形态改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4

  红细胞形态改变

  ▲大小改变:1)小红细胞,D<6um,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2)大红细胞,D>10um,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也可见巨幼性贫血。

  3)巨红细胞,D>15um,见于叶酸或维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4)红细胞大小不一,反映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

  ▲形态异常:1)球形细胞2)椭圆形细胞3)口形细胞

  4)靶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中心 部分又有部分色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之靶标。见于珠蛋白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5)镰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6)泪滴形细胞

  7)棘细胞,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病、溶血性贫血。

  8)裂细胞9)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染色异常:1)低色素性,提示血红蛋白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再障

  2)高色素性,见于巨幼性贫血 。

  3)嗜多色性(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刚脱核的残留一些DNA等嗜碱性物质的红细胞。相比高色素性红细胞更加幼稚,见于增生性贫血,以溶血性贫血多见。

  ▲结构异常: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存在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凝聚而成。多见于铅中毒、增生性贫血、骨纤维化。

  2)染色质小体,核的残余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红白血病。

  3)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的纺锤体残留物或胞质中脂蛋白变形所致,呈淡紫红色线性环形或“8”字形。提示严重贫血、铅中毒、白血病。

  4)有核红细胞,提示增生活跃,幼稚细胞提前入血,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恶性血液肿瘤、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