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十四章造血系统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24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儿童危害大。

  (一)铁的代谢

  1、人体内铁含量及其分布

  铁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Hb有关:新生儿75mg/kg,成人男性50mg/kg,成人女性35mg/kg。

  分布:血红蛋白约64%,肌红蛋白约3.2%,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约32%,微量存在于含铁酶和运转铁。

  2、铁的来源

  (1)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动物性食物含血红素铁,铁吸收率高,植物含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

  (2)内源性铁: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铁,几乎全部再利用。

  3、铁的吸收及转运

  ①血清铁SI:与血浆中约1/3转铁蛋白Tf结合的铁。

  ②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约2/3血浆Tf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即可成饱和状态,加入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③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SI+未饱和铁结合力。

  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SI/TIBC。

  (1)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2)吸收途径:食物铁以Fe2+形式吸收,进入细胞的Fe2+氧化成Fe3+。一部分与去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一部分与肠黏膜胞浆中的载体蛋白结合,出胞入血,与血浆中Tf结合,随循环铁运到需铁及贮铁组织。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也在血浆中与Tf结合,随血循环运送骨髓利用或贮存铁组织。

  4、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①促进铁吸收:还原物质,如Vit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

  ②铁吸收下降:磷酸、草酸等与铁形成不溶性铁酸盐。

  ③抑制铁吸收:植物纤维、咖啡、蛋、牛奶、抗酸药等。

  ④肠黏膜细胞对铁吸收调节:通过体内贮存铁和转铁蛋白受体TfR调控,对肠黏膜铁暂时保存。

  5、铁的利用

  ①合成血红蛋白:铁→骨髓→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

  ②合成肌红蛋白。

  ③与酶(单胺氧化酶等)结合。

  6、铁的存储

  ①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②贮存铁可再利用:Fe2+→Fe3++Tf→需铁组织。

  7、铁的排泄

  极少排出,小儿约每日15µg/kg;主要由肠道排出,少数经肾、汗腺、表皮细胞排出。

  8、铁的需要量

  早产儿:约2mg/(kg〃d);4月~3岁:约1mg/(kg〃d);各年龄儿总摄入量:<15mg〃d。

  9、出生前后铁代谢特点

  (1)早产儿:易发生缺铁,6月~2岁为缺铁性贫血高峰。原因:

  ①4月后从母获铁耗尽。

  ②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需铁量增加。

  ③食物铁不足。

  (2)儿童期和青春期:较少发生缺铁。原因:

  ①摄入不足: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

  ②慢性肠道失血:牛奶过敏、钩虫等。

  ③青春期:发育快,需铁增加;女性月经过多还可致铁丢失。

  (二)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

  2、铁摄入量不足:主要原因,婴儿食物转换期未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

  (三)发病机制

  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缺铁→血红素→→Hb合成→→胞内Hb→→胞浆少、细胞变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核老浆幼)。

  ①铁减少期ID:储存铁减少,合成Hb的铁未少。

  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储存铁进一步减少,红细胞生成的铁不足,但循环中Hb量未减少。

  ③缺铁性贫血期ID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非造血系统症状。

  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①影响肌红蛋白合成。

  ②多种含铁酶活性减低:细胞功能紊乱,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膜、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

  ③组织器官的异常: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反甲等。

  ④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四)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可发病,6月~2岁最多见,发展缓慢,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诉头晕、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3)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心衰。

  (4)其他: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上皮组织异常,如反甲。

  (五)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①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为多,中央浅染区扩大。

  ②MCV<80fl,MCH<28pg,MCHC<0.31。

  ③网织红细胞减低或正常。

  ④白细胞、血小板无改变,少数患儿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核老浆幼

  ①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②各期红细胞小,胞浆少,染色偏蓝,显示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③粒、巨核系无异常。

  3、铁代谢检查

  ①血清铁蛋白SF

  较敏感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12µg/L提示缺铁,ID期→,IDE和IDA期→→。*感染、肿瘤、肝脏和心脏疾病时SF↑。

  ②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FEP↑>0.9µmol/L(500µg/dl),提示胞内缺铁。缺铁→胞内FEP不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反馈使FEP合成↑→FEP↑。FEP↑、SF→为IDE期的特征。*FEP↑还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反映血浆中铁含量):IDA期表现为SI和TS→,TIBC↑。

  *SI<9.0~10.7µmol/L(50~60µg/dl)为缺铁。感染、肿瘤、慢性炎症时降低;TIBC>62.7µmol/L(350µg/dl)有意义,生理变异较小,病毒肝炎时可增高;TS<15%有诊断意义。

  ④骨髓可染铁: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敏感而可靠指标。红细胞内铁粒细胞数<15%提示贮铁减少。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初步诊断:病史(尤其是喂养史)、临床表现、血象特点。

  2、确定诊断:铁代谢检查。必要时做骨髓检查。

  3、证实诊断:铁剂治疗有效。

  4、应与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相鉴别。

  (七)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护理、睡眠、预防感染;贫血重者保护心功能;饮食含铁丰富,易吸收,合理搭配。

  2、去除病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

  3、铁剂治疗:特效药。

  (1)形式:口服铁剂,二价铁盐,易吸收。

  (2)时间:两餐之间,同时口服VitC。

  (3)剂量:每日4~6mg/kg,3次/日,每次<1.5~2mg/kg;小剂量间歇性,每日或每周1次,1mg/kg。

  (4)疗程:Hb恢复正常后6~8周。

  (5)注射铁剂:副作用多,慎用。

  (6)早期疗效判断标准:治疗2~3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4、输血治疗:Hb>60g/L者,不必输红细胞。贫血越重、输血量越小、速度越慢,以免加重心衰。

  (八)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全社会重视。

  2、提倡母乳喂养。

  3、喂养指导: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

  4、预防补充铁剂:早产儿生后2月。

  二、营养性巨细胞贫血

  VitB12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胞体积变大;骨髓出现巨幼细胞;Vit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一)病因

  1、摄入量不足(羊乳中叶酸含量很低)。

  2、需要量增加。

  3、吸收或代谢障碍。

  4、药物:MTX、AEDs。

  (二)发病机制

  1、VitB12/叶酸缺乏:四氢叶酸→→DNA合成减少→幼红细胞分裂和增殖时间延长→核发育落后于胞浆→胞体变大。

  2、RBC生成速度慢、异形RBC在BM中破坏、进入血循环RBC寿命较短→贫血。

  3、DNA不足:粒细胞成熟障碍→粒细胞胞体大。

  4、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发育障碍→核分叶过多。

  5、神经系统损害:VitB12缺乏,甲基丙二酸转化为琥珀酸障碍,中枢和外周神经髓鞘受损。

  6、对结核易感:VitB12缺乏者中性粒和吞噬细胞杀菌作用减弱,甲基丙二酸堆积(结核菌细胞壁成分原料)。

  (三)临床表现

  多见6月~2岁儿童,起病缓慢。

  1、一般表现:多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

  2、贫血表现:皮肤呈现蜡黄色,黏膜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乏无力;肝、脾肿大。

  3、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4、精神神经症状:烦躁不安,易怒。

  5、VitB12缺乏:表情呆滞、不规侧震颤、Babinski征阳性等。

  6、叶酸缺乏:精神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大细胞性贫血

  (1)MCV>94fl,MCH>32pg。

  (2)RBC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易见嗜多色性和嗜碱点彩RBC,可见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呈分叶过多现象(有早期诊断意义)。

  (3)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可减少。

  2、骨髓象

  (1)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2)粒、红系:均出现巨幼变,胞体大、核染色质粗而松,副染色质明显。

  (3)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

  (4)巨核细胞核:分叶过多。

  3、血清VitB12和叶酸测定:VitB12<100ng/L(200~800ng/L),叶酸<3µg/L(5~6µg/L)。

  4、其他:血LDH↑、血胆红素中等升高(VitB12缺乏)、尿甲基丙二酸含量↑(VitB12缺乏)。

  (五)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血VitB12和叶酸浓度测定。

  (六)治疗

  1、一般治疗:营养;护理,防止感染;鼻饲。

  2、去除病因。

  3、VitB12和叶酸治疗:精神神经症状明显者,以VitB12治疗为主,单用叶酸可加重症状。

  (1)VitB12肌注

  ①500~1000µg一次;或每次100µg,每周2~3次,连用数周至症状好转、血象恢复;

  ②神经系统受累时,每日1mg,2周以上;

  ③VitB12吸收缺陷者,每月1mg,长期应用。

  (2)VitB12治疗反应

  ①6~7小时,骨髓内巨幼红转为正常;

  ②2~4天,一般精神症状为转;

  ③网织红细胞2~4天开始增加,6~7天达高峰,2周后降至正常;

  ④精神神经症状恢复较慢。

  (3)叶酸治疗

  ①每次5mg,每日3次,连用数周至症状好转、血象恢复;

  ②VitC有助叶酸吸收;

  ③抗叶酸代谢药物所致者,使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④先天吸收障碍者,剂量增至每日15~50mg。

  (4)叶酸治疗反应

  ①1~2天食欲好转;

  ②网织红细胞2~4天开始增加,6~7天高峰;

  ③2~6周RBC和Hb恢复正常。

  (七)预防

  1、改善哺乳母亲营养。

  2、婴儿及时引入其他食物,注意饮食均衡。

  3、及时治疗肠道疾病。

  4、合理应用抗叶酸代谢药物。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