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重点:疟疾的介绍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14
中疟疾
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可引起脑型疟疾。
【病原学】疟疾的病原为疟原虫。四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疟疾猖獗三大原因:恶性疟原虫对氯喹耐药、按蚊对有机磷杀虫剂耐药、尚未有确切有效的疟疾疫苗
疟原虫的生活史:2个阶段:人体内发育阶段(无性分裂)蚊体内阶段(有性生殖)
2个宿主:中间宿主--人,终末宿主--蚊虫 2个时期: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期)、红细胞内期。
裂体增殖周期:间日疟、卵形疟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恶性疟36-48小时。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及带虫者。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输血、母婴垂直传播。
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平原;微小按蚊南方山区(台湾);大劣按蚊海南山林区;
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长江中下游,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可产生免疫力,免疫力产生迟,维持时间短,无交叉免疫。
反复多次感染者,可累积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具有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来清除疟原虫,只能使感染后疟原虫数量控制在一个低水平,患者在再次感染后临床症状轻,出现严重疟疾的危险性减少,此种不完全的免疫状态称为半免疫状态亦称为带虫免疫。疟原虫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与子代数量巨大和抗原的多样性有关。
流行特征:地区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非洲最多。
疟原虫:我国云南、海南两省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其他地区以间日疟为主。
发病季节:夏秋为主;亚热带和热带四季都可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13-15日(6月以上);三日疟24-30日;恶性疟7-12日
间日疟典型发作:寒颤期:急起畏寒、寒颤,面色苍白、唇指发绀,脉快、有力。持续10分钟-2小时。
高热期:寒颤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达高热39-40℃以上。全身酸痛,口干,烦躁、谵妄,面色潮
红。持续2-6小时。
大汗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迅速降至正常。除乏力外,其他症状明显缓解。1-2小时。
间歇期:两次发作期间几乎无症状。间日疟、卵形疟1天,三日疟2天。恶性疟无明显的缓解期。
其他症状和体征:贫血、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单纯疱疹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严重者因脑疝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其他项目(细胞、生化等)基本正常。脑型恶性疟疾患者出现昏迷,除脑组织毛细血管被变形的红细胞粘附堵塞外,还与低血糖有关。低血糖原因:药物(如奎宁)可刺激胰腺ß细胞释放胰岛素;大量疟原虫寄生加速葡萄糖的消耗;严重的症状使患者摄入能量减少。
复发或远期复发:间日疟、卵形疟。
其他疟疾:输血疟疾:潜伏期7-10天,无复发。 婴幼儿疟疾:发热不规则病死率较高。
【并发症】急性血管内溶血,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inemic syndrome)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病前到过疫区、输血史。
临床表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间歇期无症状。反复发作者贫血、脾肿大、唇周疱疹
【鉴别诊断】
普通疟疾需要鉴别的疾病:败血症、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Ⅱ型肺结核、胆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等。
脑型疟疾需要鉴别的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黑尿热应与其他急性溶血性贫血相鉴别。
【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的治疗:病原治疗(抗疟);对症治疗: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微循环。
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滋养体和裂殖体的药物:氯喹、青蒿素、甲氟喹、奎宁。目的--控制发作、消除临床症状。
杀灭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和红细胞内配子体的药物:伯氨喹啉。目的—防止复发、消除传染源
脑型疟疾凶险发作的抢救原则是:①迅速杀灭疟原虫无性体; ②改善微循环,防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崩裂;
③维持水电平衡; ④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