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重点: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8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媒传播,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流行病学】传染源:乙脑是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库蚊、伊蚊、按蚊,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多为隐性,可获持久免疫力。

  【病理解剖】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主要是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

  脊髓病变最轻。

  基本病变为: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乙脑的特征性改变);

  ②细胞浸润(血管套式细胞浸润)、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

  ③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形成血栓、脑膜与脑实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形成脑水肿。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1、初期(病程1~3天):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项轻度强直及抽搐。

  2、极期:

  1)高热: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多见于3~8日;

  3)惊厥或抽搐:先出现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制性痉挛,重者有全身强制性抽搐;

  4)呼吸衰竭:中枢性为主,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如双吸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外周性呼衰竭,先快后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

  5)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3、恢复期:多2周内完全恢复,重者(5%~20%)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积极治疗下6月内不恢复为后遗症。

  4、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为后遗症。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

  临床分型

  体温神志脑膜刺激征抽搐呼衰病程后遗症

  轻型<39清不明显--1周-

  普通<40浅昏有偶有-2周多无

  重型>40昏迷明显反复+3周常有

  极重>41深昏明显持续++<1周或>三周存活着严重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

  (二)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或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稍增高。

  (三)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天出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核抗体为IgG抗体,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中毒型痢疾脑型与乙型脑炎的鉴别】

  共同点:儿童多见,夏秋季节多见,发热、昏迷、惊厥。

  不同点:乙型脑炎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脑脊液检查异常,乙脑特异性IgM+;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

  【治疗】

  一般治疗:隔离防蚊,昏迷病人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疮,重型患者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

  对症治疗:(1)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

  (2)抽搐: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以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甘露醇),脑实质病变者用镇静剂(地西泮);(3)呼吸衰竭:氧疗; 脑水肿者脱水治疗; 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尼可刹米);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东莨菪碱、654-2、酚妥拉明);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开或插管。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