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考点:感染与免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5
中5.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 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注意:1)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三.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 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 毒力(virulence):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 数量(quantity):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4. 变异性(variability):
(1)境、药物、遗传等因素(人工培育多次传代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致病力增强
(2)原体的抗原变异 可逃逸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
四.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1.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
a. 天然屏障b.吞噬作用c.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
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
2.促进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Ⅰ、Ⅱ、Ⅲ(免疫复合物型)、Ⅳ(细胞介导型)四型超敏反应,后二者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