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年传染病学基础知识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7

  五、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升高,2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混浊;白细胞升高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低。

  ★3、细菌学检查:

  ①涂片:瘀点组织液、脑脊液沉淀液涂片G染色。

  ②细菌培养:血及脑脊液细菌培养。

  4、免疫学检查:

  多应用于已用抗菌素后,细菌学检查阴性者。 特异性抗原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查。

  5、其他: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鲎试验;PCR方法检测核酸。

  六、诊断:

  1、流行季节,易感人群。

  2、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3、有感染性休克及昏迷、抽风、呼衰者为暴发型。

  4、血白细胞升高,脑脊液化脓病变,细菌学阳性。

  七、治疗:

  (一)普通型:

  1、一般治疗:

  2、病原治疗:在流脑应用抗生素时,既要考虑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应考虑抗生素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1)★【首选】青霉素:10~30%通过血脑屏障,故要求大剂量。 目前无耐药。

  成人20万μ/kg/日,儿童20~40万μ/kg/日。5~7天为一疗程。

  (2)氯霉素: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易通过血脑屏障,达血浓度的30~50%。

  成人2~3g/日,儿童50mg/日,5~7日。副作用明显,不首选。

  (3)头孢类:抗菌作用强。易通过血脑屏障。副作用小。 价格贵,费用高。

  (4)磺胺类:SD、 SMZ抗菌作用强,但已有耐药。易通过血脑屏障,50~70%。作用有血液、肾损害及过敏。

  3、对症治疗;

  (1)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及药物。

  (2)脱脑水肿:20%甘露醇,0.5~1g/kg/次

  (二)暴发型:

  1、休克型:

  (1)尽早应用抗生素,青霉素 20~40万μ/kg/日

  (2)迅速纠正休克,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DIC的治疗:

  肝素的应用:淤点淤斑增多增大、血小板减少。

  凝血因子的应用:高凝纠正后可用鲜血、血浆。

  (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如西地兰等。

  2、脑膜脑炎型:

  (1)抗生素的应用 (2)脱脑水肿 (3)皮质激素的应用 (4)呼吸衰竭的处理 (5)对症处理:高热、抽风的处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