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操作指导考点:作业疗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6-13
中适应症
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方法及内容
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入厕等。还可训练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 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练项目:木工作业;纺织作业;机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 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②以直观为主的教育方法,结合形象和直观进行教育,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演示等,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模范人物事迹感染、陶冶等感化教育。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包括课堂讲授、实验、练习及操作,是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④以信息为主的教育,主要用品德评估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等,或以考核的形式、测验被教育者的效应。
(2)教育的内容:①使残疾人做为社会平等成员的全面发展任务,即智、德、体、美、劳等方面。②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补偿的部分,各类残疾人有其适应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康复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4.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身功能,帮助健康的恢复。常用的文娱疗法舞蹈,用于有情绪障碍及一般慢性病患者。舞蹈可以调整人体内的能量自然流动,同时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交往,有利于矫正人的各种适应不良反应。还有旅行、唱歌、演出或欣赏、划船、钓鱼、棋艺、音乐欣赏、演奏乐器、力所能及的球类活动等。
5.作业性训练 功能性作业训练,主要用于治疗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改善肢体活动能力,尤其是上肢的活动能力。根据功能障碍的范围、程度以及性质等,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作业疗法,以利于加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改善运动的灵活性,有利于完成日常生活劳动必需的活动能力。
6.心理作业训练 使用的手段是一些轻松有趣的消遣性活动,又名消遣疗法。此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与精神状态,还有助于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用于治疗因为疾病或损伤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失望等。
7.儿童患者作业性训练 通过专门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帮助儿童患者发展感觉运动技巧,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在治疗中注意利用父母关怀孩子的影响与作用,还应注意应用各种矫形及辅助器械,并使用玩具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儿童患者作业训练用于治疗残疾儿童或有发育障碍的儿童。
8.精神疾患作业疗法 此种训练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者,为了使这类患者出院后能够适应家庭、社会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对患者在心理与行为、生活能力、职业工作、社交能力方面进行训练。
注意事项
1.在疾病的早期或急性期,作业疗法的活动不能太大,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作业疗法的强度及幅度要小,其目的是减轻肿胀、疼痛、防止患者肢体出现废用性萎缩。
2.当疾病处于稳定期与后期,作业疗法的强度与幅度可适当加大,但在开始时活动强度及幅度不能太大,而要采取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及幅度,否则患者难以适应。
3.患者在进行作业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其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对作业治疗活动随时调整。
4.在进行作业治疗活动时,治疗师要注意患者的活动是否合乎要求,并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感觉障碍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照顾;对心功能不全者,在进行作业治疗活动时,要注意心脏功能情况。对上述患者,尤应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