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2019考研心理学备考试题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03

  四、综合题

  81.答: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一)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的把握到客体的数量。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给出的操作性定义既是,在注意点来不及移动的很段时间内(1/10秒)所能接受的同时输入的信息量。注意的广度可以说是知觉的广度,我们所知觉的对象越多,注意的广度越大;知觉的对象越少,注意的广度就越小。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注意的广度。1830年哈密顿(Hamilton)最先做示范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弹子,发现人们很不容易立刻看到六个以上。如果把石子两个、三个或五个一堆,人们能看到的堆数和单个的数目几乎一样多,因为人们会把一堆看做一个单位。如果用速视器测定,在十分之一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的圆点、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或3~4个几何图形。扩大注意的范围,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排字工人、打字员、驾驶员等都需要较大的注意范围。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果被知觉的对象形态相似、排列整齐、颜色大小相同、能够成彼此有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大些。反之,则注意的范围就小些。

  2.与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关。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对于文章语句注意的范围要比识字不多的人大得多。越是熟悉的东西,注意的范围就越大。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善于把知觉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来感知。例如,儿童在初入学识不多的情况下,阅读时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甚至是一笔画地感知,注意的范围小,花的气力也大。而对于文化知识较多的高年级学生,则是一个词或词组,乃至一个短句地去感知。注意的范围扩大,而花的气力却较小。

  3、与个人的活动任务有关。活动任务不同,注意的广度也不同。例如,一个人在感知不同颜色,或者要求他说出尽可能多的汉字。或者要求他说出汉字的颜色,或者要求他辨别的汉字的正确与错误。由于活动任务的不同,使他所注意到汉字的数量也不同。此外,有明确目的任务的注意和没有明确目的任务的注意,两者的注意的广度也会不同。前者大,而后者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对象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医生在进行手术时,要连续几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思想的高度集中,这些都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在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叫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一般说来,大约一秒钟转换一次。如果坚持不动,注意也只能维持5秒,更长的时间就有困难了。研究表明,在1~5秒的注意起伏不会影响对复杂而有趣的活动的完成,但经过15~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因此,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亲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另外,有些活动的进行,与注意动摇的时间长短、相关性、很大。例如,在百米竞赛发出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才发出起跑信号,那么,由于注意的动摇,就可以使成绩受到明显的影响。如果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只相隔2~3秒钟,注意动摇的不良后果就会消除。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选择性地集中在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是在活动总的任不变的前提下,把心理活动选择性地集中于事物的几个方面。例如,学生钻研某一问题时,一会儿思考,一会儿看教科书,一会查资料,一会儿又动笔书写。这些都属于在总的任务不变的前提下,把心理活动选择性地集中于事物的几个方面,因而是属于稳定的注意。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和对象本身的特 点有关。如果注意对象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注意就容易稳定。反之,那些内容贫乏、单调和静止对象,就难于维持稳定的注意。例如,我们看一个单调静止的简单图象(如一张照片)时注意的稳定性,远不如看内容丰富多变的复杂图象(如一部电影)那样稳定。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在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中,必须适当变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才能维持稳定的注意。例如,给初中学生安排整个上午垢一门功课的教学,长时间单调的刺激会引起他们的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注意不稳定。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安排几门功课的教学,把性质不同的文理学科及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适当地间隔开,那么注意就易于保持稳定。

  3、和主体状态有关。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的人,一个对事物抱有积极态度、对活动内容有着浓厚兴趣、对目的任务明确的人,能和各种干扰作斗争,保持稳定的注意。反之,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不明确,缺乏兴趣,或处于身体有病、失眠、过度疲劳或心境不佳等不正常的状态,就难于使注意保持稳定。

  (三)注意分配是指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例如,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听课的情况。汔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除了注意汽车上的机件外,还要把注意分配到交通通信号、会脚动作来驾驶汔车。在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分配是有困难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通过耳机同时给被试的左右两耳播放两种不同的两个刺激只有一反应内容:给右耳播放一篇民间故事,给左耳播放一则新闻报导,要求被试倾听并听完后用大声复述两耳听到的内容。结果被试对那则新闻报道几乎是一无所知。

  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的分配虽然是困难的,但是在一不定条件下又是可能的。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如听报告的同时要记笔记,只有记笔记的活动已经参赛到熟练的程度的,我们才能顺利地去完成这两种活动。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形成了动作系统。例如,有的人能同时做到眼看歌谱,手弹钢琴,口腔发声,这时各种活动之间已形成了动作系统,即固定的反应系统,从而使注意的分配较好。

  (四)注意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有目的地、及时地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学生第一节课上的是外语,第二节课上的是数学,学生必须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外语课转移到数学课上,这就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完全的转移,指彻底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另一种叫不完全的转移,指仍根据旧的工作程序进行新的工作,往往造成失误。我们既要分析转移的速度,也要考虑是否自己达到完全转移的水平。注意从一个物体转向另一个物体需要多少时间,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用所谓:“分裂技术”进行研究,认为注意从一种输入转入另一种输入,约需1~2秒。也有人用纯童 和光点进行的实验,得出结果是注意转移的时间为40~60毫秒。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有关。如果原来的活动注意紧张程度高,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困难和绶慢。如看过一篇生动有趣的小说之后,要立刻开始解答难度较大的习题注意的转移就困难些。

  2、与对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程度有关。如果对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得到很深刻,即使他原从事的活动吸引力很强,也能顺利地较快的实行转移。

  3、与一个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神经过程灵活失,注意的转移就来得快些,反之,则来得慢些。

  4、与已有的习惯有关,一个学习或工作中养成长时间不集中注意习惯的人,他们注意很难有目的地、及时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主动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注意的积极品质;注意的分散则是由于某此刺激的干扰,使自己的注意离开了需要稳定注意的对象,而不自觉地转移到对完成工作无关的活动上,这是注意的消极品质。

  82.答:(1)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②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互相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③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2)这个理论对我我们工作的启示

  ①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

  ②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建立道德教育计划。

  ③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

  83.1)被试间设计:

  被试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只接受自变量的一个水平处理。如上所述,将30名被试分成2组,每组15人,一组诵读1次,另一组诵读5次。

  这种设计的问题是,由于接受2种处理的分别是不同的被试,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被试之间的差异造成,而不是由诵读次数造成,例如当多名记忆力较好的被试被分入诵读1次组,同时多名记忆力较差的被试被分入诵读5次组,这是得出的可能是两组间成绩无差异这样的错误结论。

  所以要对被试间差异导致的误差进行控制。常用方法是随机分配和等组匹配法。

  随机分配法就是将全部被试随机的分配到2个组内接受实验处理,前提是各组被试在处理前是相等的,即使有误差也在统计接收范围内。

  等组匹配法是,在正式实验前,对被试有关素质(如记忆力)进行检验,然后根据结果把被试分配到2组中,使两组被试在记忆力水平上相当。

  2)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接收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本题中30名被试,每人都要接收2次实验处理,对一组无意义单词诵读1次,然后测验,对另一组无意义单词诵读5次,然后测验。

  这种设计,排除了被试间设计中由于组间被试不同所导致的误差,但存在其他的问题。

  首先,两种实验处理不在同一时刻进行,之间必然存在时间间隔,由于发展因素、相关因素的促进作用、练习等对因变量的影响与实验处理效应难于区分。例如,在诵读1次测试与诵读5次测试之间的时间,被试可能运用某种有效的记忆术来提高成绩,这样即使发现5次的效果较好,也不能说明是次数不同导致的;

  第二,被试接收多种实验处理,可能由于时间和测验导致厌烦、疲倦等,这样的疲劳效应可能导致后面进行的处理成绩下降;

  第三,如果实验处理的顺序一致,被试可能由于学习的迁移导致成绩提升。

  后面两种误差可以用ABBA法或者拉丁方法来平衡。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