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研经典试题及答案(第1套)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30

  一、填空

  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社会

  2、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平等性、普及性;教育水平低

  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深化的教育理论知识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美国;六、三、三

  7、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8、孔子;苏格拉底

  9、思想认知方面;道德品质方面;道德能力方面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 2ABCD 3B 4D 5ABC 6ABCD 7B 8D 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4、陶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方法。

  5、《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崐

  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六、论述题

  1、答:提示: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①统一性: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②矛盾性: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2、答:提示: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