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中国改革开放的三次思想解放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05
中提及“思想解放”,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在旧的社会经济体制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的激流碰撞中,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人依然没有停止解放思想的脚步。
一. 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6年,毛泽东逝世,虽然粉碎了“四人帮”,但是1977年两报一刊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依然延续着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错误倾向。随着1978年光明日报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以及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就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冲破了个人崇拜。
二. 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明显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实践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搞所谓的“双轨制”的方式实行经济体制的过渡,一方面培育和发展市场,另一方面改革原来的计划体制。1987年当时中共十三大上,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打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社会制度属性这一思想束缚,并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前进。
三. 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但处于旧体制中的它们只能顽强求生,为了取得用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只能挂靠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领取“集体企业”营业执照,为自己涂上公有制经济的颜色,以求生存发展。1997年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