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专项练习题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23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B.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著名论断表明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4.“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

  A.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C.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D.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5.社会革命的本义指政治革命,它

  A.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B.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C.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D.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6.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

  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D.他们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

  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A.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

  A.发动群众的方法 B.辩证否定的方法 C.历史分析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9.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 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 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10.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艺术 D.宗教和哲学

  三.辨析题

  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四.问答题

  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2.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

  题。

  3.分析说明“生产力标准”的哲学依据及其意义。

  4.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五.材料题

  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

  材料一: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二: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

  材料三: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