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导航

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市政工程案例分析题(2)

来源 :考试网 2016-02-01

  33 某承包商通过竞标取得一项市政工程的总承包任务,在取得施工许可证65d后进入现场进行施工,在施工中由于地质等特殊原因暂停施工75d后又继续完成了剩余的工作量,竣工验收阶段,承包商整理了各种技术资料,编制了工程竣工图,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后,即解除施工现场的全部管理责任。

  问题

  1.该承包商施工过程中的做法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管理原则,应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该承包商在竣工验收阶段应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参考解析:

  1.承包商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应当自批准之日起2个月内组织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承包商应当在期满前上报建设单位向发证部门说明理由,申请延期。不按期开工又不按期申请延期的,已批准的施工许可证失效。

  由于特殊原因,建设工程需要停止施工2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或承包商应当将停工原

  因及停工时问向当地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竣工验收阶段,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编制工程竣工图,进行工程质量评议,整理各种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初验,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的,施工单位可以将该单项工程移交建设单位管理。全部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解除施工现场的全部管理责任。

  34

  某城镇雨水管道工程为混凝土平口管,总长900m,埋深6m,场地无需降水施工。项目部依据合同工期和场地条件,将工程划分为A、B、C三段施工,每段长300m,每段工期为30d,总工期为90d。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原材料、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浇筑制订了质量控制保证措施。其中,对沟槽开挖、平基与管座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保证措施做了如下规定:

  (1)沟槽开挖时,挖掘机司机按测量员测放的槽底高程和宽度成槽,经人工找平压实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平基与管座分层浇筑,混凝土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下料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或溜槽输送混凝土。

  项目部还编制了材料进场计划,并严格执行进场检验制度。由于水泥用量小,按计划用量在开工前一次进场入库,并做了见证取样试验。混凝土管按开槽进度及时进场。

  由于C段在第90天才完成拆迁任务,使工期推迟30d。浇筑C段的平基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提供所用水泥的检测资料后再继续施工。

  问题

  1.项目部制订的质量控制保证措施中还缺少哪些项目?

  2.指出质量保证措施(1)、(2)存在的错误或不足,并改正或补充完善。

  3.为什么必须提供所用水泥检测资料后方可继续施工?

  参考解析:

  1.项目部制订的质量保证措施中还缺少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管道回填的控制措施。

  2.质量保证措施(1)存在的错误:机械挖到沟底标高。

  正确做法:机械开挖时,槽底应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质量保证措施(2)要完善的内容是:平基、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平基凿毛冲洗干净,并将平基与管体相接触的腋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筑混凝土。

  3.监理要求提供水泥检测资料后再施工的理由是: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试验,由试验单位出具水泥试验(合格)报告。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