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导航

2019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模拟题及答案3

来源 :考试网 2018-07-15

  二、案例分析题

  (一)

  背景资料:

  某工程整体地下室1层、主楼地上12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

  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侧设计两道SBS卷材防水层。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进场后即进行场地高程测量,已知后视点高程是30.030m,测量时后视读数为2.009m,前视点读数为1.219m。接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即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个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

  事件二: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在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都没有要求的前提下,监理工程师为确保工程质量,提出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检测要求,触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

  事件三:针对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程师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开现场会议,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立即组织实施。灌浆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现场监理进行基坑验槽,并形成验槽记录。

  问题:

  1.列式计算事件一中前视点高程。

  2.事件一中,基坑土方开挖时应经常检查的内容有哪些(至少列出4项)?

  3.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要求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是否合理?哪些情况下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另q说明理由,并写出基坑验槽的重点观察的部位有哪些。

  (二)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6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二:针对某分部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如下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并在第6个月底和第11个月底对实际进度进行检查,绘制进度计划前锋线如下图所示(单位:月)。

  事件三:办公楼主体结构施工至六层时,工程所在地发生了持续2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再次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四: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2.根据事件二中时标网络图进度前锋线,分析6月、11月底各被检查工作的实际进度情况。

  3.事件三中,是否应再次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说明理由。还有哪些情况需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4.指出事件四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三)

  背景资料:

  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上6层,砂石地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400m2,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内外采用金属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砂石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细砂(掺入30%的碎石)进行铺填。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其分层铺设厚度和分段施工的上下层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令其整改。

  事件二:二层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经项目经理部分析认为原因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骨料含泥量大)、水泥和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合格控制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分析不全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事件三:监理T程师对门窗工程检查时发现:外窗未进行三性检查,内门采用“先立后砌”安装方式,外窗采用射钉固定安装方式。监理工程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事件四: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时,发现工程资料有涂改、违规使用复印件等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砂石地基采用的原材料是否正确?砂石地基还可以采用哪些原材料?除事件一列出的项目外,砂石地基施工过程中还应检查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出现裂缝原因还可能有哪些?并补充完善其他常见的防治方法。

  3.事件三中,建筑外墙铝合金窗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分别写出事件三中错误做法。

  4.针对事件四,分别写出工程竣工资料在修改以及使用复印件时的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1.【参考答案】

  前视高程=后视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30.031+2.009-1.219

  =30.821m

  【考点解析】

  首先,我们搞清楚水准测量的几个基本概念:前视、后视以及高程测量计算方法等知识点。通常,已知点称为后视点,未知点称为前视点。

  高程测量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可知,后视点高程HA+后视读数a=前视点高程HB+前视读数b。则前视点(B点)高程计算公式为:后视点高程HA+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2.【参考答案】

  基坑开挖时,应经常检查的项目有:

  (1)平面控制桩;

  (2)水准点;

  (3)基坑平面位置;

  (4)水平标高;

  (5)边坡坡度;

  (6)边坡稳定状况;

  (7)降排水情况。

  【考点解析】

  关于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6.1.5条规定: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为大放坡开挖,则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至少应检查的内容有: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

  仔细审题,背景资料中提到地下室外墙设计有卷材防水层,由此可知地下水水头应该在基底标高以上,根据施工经验,在土方开挖及整个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必须不间断地观测边坡稳定状况和地下水情况(即降排水情况)。

  3.【参考答案】

  (1)监理工程师要求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不合理。

  (2)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有: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考点解析】

  仔细审题,本工程明显是天然地基基础,如果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未有特别规定时,验槽通常检验如下内容:

  (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3)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浓度、性状。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下,通常不会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附录A中第A.2.3条规定: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试题推荐2019年二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基础题及答案汇总

  2018~2008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二级建造师真题交流及答案解析_题库对答案

点击进入>>>>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手机题库 免费试用

2019助力备考二级建造师考试,在线授课,网课与直播两套师资 ,考前解密,考点精炼,专项密卷,助力通关!点击立即体验听课>>

点击链接加入群【二级建造师考试交流群】协助报名:755515017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