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导航

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总结(二)

来源 :考试网 2017-10-30

  61、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条形基础(一般不留)、单独基础(一次性浇筑,不允许)、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等。

  6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

  63、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2)在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6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1)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2)养护时间。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6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6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沉)桩施工方法通常有: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及振动法等,以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应用最为普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67、常见模板及其特性:①木模板:优点是制作、拼装灵活,较适用于外形复杂或异形混凝土构件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等。

  ②组合钢模板:主要有钢模板、连接体和支撑体三部分组成。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③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④钢大模板: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缺点是模板重量大,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⑤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

  ⑥其他还有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模板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①实用性:模板要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且构造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等。 ②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③经济性

  68、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P277表格)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69、钢筋代换原则:按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

  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70、钢筋的连接方法: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三种。①钢筋的焊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②钢筋机械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最小直径宜为16mm。③钢筋绑扎连接(或搭接):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等)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④钢筋接头位置: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