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导航

2018二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来源 :考试网 2017-11-26

  2H320070 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答案】

  案例分析题一

  1.项目经理在施工前应做的质量策划有: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先进可行的质量目标;建立完善的组 织机构;明确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和部门的职责;组织编制先进合理的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2.根据本案例工程的背景资料,三联供机组的安装、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管道敷设、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合理排布、 大管道风管的安装及加固、大管径水管的焊接等应作为关键技术加以控制。

  因此,应编制:

  ①三联供机组的运输就位方案;②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管道敷设方案;③机电工程综合管线排布设计方案;④大尺 寸风管安装及加固方案;⑤大管径水管安装方案等质量预控方案。 应采取的预控措施有:对实施关键技术的人员、施工机具、材料、方法与工艺、环境等进行控制。 3.质量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质量目标及展开。(2)依据质量目标明确岗位职责。(3)确定过程以及针对所确定的过程,规定具体的控 制方法。(4)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如更新检验技术、研究新的工艺方法和设备、用户的监督、

  验证等。(5)相关岗位应完成的记录。 4.质量管理原则是:以单位工程保证群体工程,以分部工程保证单位工程,以分项工程保证分部工程,以工序优良 保证分项工程。

  2、【答案】

  案例分析题二

  1.检查人员自己对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序质量检查是不合适的。因为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检验试验计划

  (卡)是施工和质量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操作的依据。 2.检验试验计划是依据设计图纸、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同规定内容编制的。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检验试验项目 名称;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专检、自检、目测、检验设备名称和精度等)检测部位;检验记录名称或编号;何 时进行检验;责任人;执行标准等。 3.分析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应从人、机、料、法(工艺)、环、检(测)等六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本案例中,主要 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人员、工艺两个方面。 4.在本案例中,应针对薄壁不锈钢管卡压安装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 工序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预控措施等三部分内容。 该工程的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质量预控方案。

  工序名称: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水平管纵横弯曲及立管垂直偏差大;

  质量预控措施:制定管道安装方法及施工过程控制标准,明确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方法和不锈钢管道连接方式。 5.建筑管道工程应进行的系统试验包括:承压管道和设备系统压力试验、非承压管道灌水试验、排水干管通球、通 水试验、消火栓系统试射试验等。

  3、【答案】

  案例分析题三

  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或楼板时,是否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属于 A 级质量控制点,涉及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属于国家标准强制性控制条文的要求。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垂直度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属于 C 级质量控制点。 空调冷冻水、冷却水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属于 B 级质量控制点。各设备是否进行接地,且接地 良好属于 A 级质量控制点,设备接地良好是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要求。 2.焊接工序通过生产要素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人员、材料、机具、施工方法及环境因素等方面。人员方面电焊工属 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材料方面焊接所用焊条要保存良好,使用前烘干处理。机具方面焊接用焊机应是合 格产品,并应经过检测合格。施工方法,焊接施工管道要进行坡口处理,焊接满焊,焊接材料高于母材等。焊接 环境温度符合要求,不得在大风时进行焊接。 3.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工序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何题、提出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4.防雷及接地工程组成:接地装置、避雷装置安装,建筑物等电位连接等。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均 压环、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接地干线)。

  案例分析题四

  4、【答案】

  1.对于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规定而引发或造成规定数额以上经济损失、工期延误或造成设备人身安全,影响

  使用功能的才能构成质量事故。而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在规定数额以下,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没有造 成永久性质量缺陷的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事故,可按一般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 本案例的质量问题不构成质量事故。因为经济损失不大,焊缝返修属于正常施工范围,没有延误工期,不存在设 备人身安全和影响使用功能的隐患。 2.在专家对焊缝裂纹论证前,该质量问题属于问题性质暂时难以确认情况,应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执行。因此,在 本案例中,施工单位对该质量问题应当按质量事故对待处理,并做好相应的工作。从发现焊缝裂纹到专家论证前, 施工单位在处理该问题时应做以下工作:

  (1)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向企业报告事故状况。(2)对现场进行保护。(3)组织 事故调查。(4)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3.对发生的质量事故,其调查工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调查。调查小组可由企业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项目技术 负责人、与事故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施工班组长等组成。 4.在本案例中,三层板叠加部位焊缝几处虽有裂纹,但罐底所用钢板和焊接材料焊接性能良好,不具备产生延迟性 裂纹条件,经过修补后可以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因此可按返修处理。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方式有返工处理、返 修处理、限制使用处理、不作处理和报废处理五种。本案例属于返修处理。 5.储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内容包括:罐壁高度偏差,罐壁垂直度偏差,罐壁焊缝棱角度和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底 圈壁板内表面半径偏差;罐底、罐顶焊接后检查内容包括:罐底焊后局部凹凸变形;浮顶局部凹凸变形;固定顶 的成型及局部凹凸变形。

  5、【答案】

  案例分析题五

  1.一般情况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验人员为主,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则以施工现场操作 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专职检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本案例问题出在自检和互检,在这两个环节上有失控。 2.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人、机(包括检验器具)、料、法、环五大因素;影响本工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工程技术 环境、作业劳动环境、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造成本案例不锈钢管焊接变形过大的主要因素是人和施工方法。 3.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工序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预控措施等三部分内容。该工程的焊接质量 预控方案:

  (1)工序名称:室外管道焊接。

  (2)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由于人员技能水平、设备能力、施工方法造成的夹渣、未焊透缺陷;由于沿海地区冬 期施工,室外焊接气温较低、有风影响,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影响管道的焊接质量。

  (3)质量预控措施: 1)选择有相应合格项目和焊接经验的焊工施焊。2)控制管道打磨及坡口加工、管道组对质量,按焊接工艺评定 和工艺卡施焊,合理安棑施工次序。3)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4)对焊条按规定进行烘干,控制氩气纯度。 5)焊接施工前应采取搭设保护棚等防风措施。6)采取管口预热、层间二次预热、缩短焊接工序间隔时间及焊后 及时进行保温缓冷等措施,控制低温影响。

  4.事件 2 的问题出在材料标识上。首先材料员标识方法不正确,没有采取逐根通长的色标标识,留下了混料的隐患。 其次施工班组在下料使用时没有进行有效的标识移植,标识保护管理不当。

  5.事件 3 中项目部的做法不正确,明显违反了规范要求。首先项目应进行该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焊接方法及

  技术参数,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其次是应组织焊工到具有该项考试资格的考试机构进行焊工考试, 取得该项合格证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