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导航

二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考点:第三章

来源 :考试网 2016-07-08

  四、先张法、后张法预制梁板施工工序

  先张法预制梁板施工工序

  (1)按预制需要,整平场地,完善排水系统

  (2)根据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长度、数量、尺寸,台座应坚固、平整、不沉陷,表面压光。

  (3)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粱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4)多根钢筋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

  (6)将预应力筋(钢绞线)按计算长度切割,先张拉中间束,再向两边对称张拉。

  (7)按技术规范或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强度进行张拉,一般为0→初应力→105%σk→持荷2min)→σk (锚固)。

  (8)钢绞线张拉后8h,开始绑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钢筋。

  (10)用龙门吊机吊运混凝上,先浇底板并振实,振捣时注意不得触及钢绞线,当底板浇至设计标高。然后对称、均匀地浇胶囊两侧砼,最后浇筑面板砼,表面作拉毛处理。

  后张法顶制梁板施工工序

  (1)按施工需要规划预制场地,整平压实,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场内不积水。

  (2)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应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不大于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当顶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

  (5) 预制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光洁、接缝紧密、不漏浆,试拼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在孔道两端及最低处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排气孔

  (8)用龙门吊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先下部捣实后再腹板、翼板,在距梁端3~4m处合龙。当梁高跨长,可采用斜向浇筑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方法连续浇筑。

  预应力损失过大防治措施:

  ①检查预应力筋的实际松弛率,张拉钢索时应采取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制。

  ②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

  ③钢绞线(钢丝束)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

  ④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度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⑤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

  五、张拉注意事项

  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应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

  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

  六、支架:

  (1)支架的布置根据梁截面大小并通过计算确定以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

  (2)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

  (3)支架的卸落设备可根据支架形式选择使用木楔、砂筒、千斤顶、U型顶托等,卸落设备尤其要注意有足够的强度。

  确定施工预拱度应考虑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1/2活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七、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治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了解桥梁现浇及预制拼装施工方法

  1.采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在缺乏较大能力的起重设备时采用。

  2.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此法亦称移动模架法

  3.采用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八、涵洞

  单孔跨径<5m或多孔跨径总长<8m均称为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均称为涵洞。

  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2.千斤顶应按桥涵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3.桥涵顶进挖土时保待刃角有足够的吃土量

  列车通过时不得挖土.施工人员应离开土坡lm 以外.

  5.顶管施工时.可在管前端先挖土.后顶进.管节上部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管节下部1350内不得超挖

  6 .桥涵顶进中.应经常对桥涵中线和高程进行观测.:中线偏差可采用挖土校正法和千斤顶校正法调整;高程偏差采用调整刃脚挖土量或铺筑石料等方法调整。

  7 .顶进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长期停顿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