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建项目管理经典考点解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来源 :考试网 2019-01-02
中1Z204030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一、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环节
(一)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理解)
(1)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2)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3)应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要求。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共同性依据
如《建筑法》、《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专业技术性依据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专业技术规范文件,包括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3.项目专用性依据
工程建设合同、勘察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技术变更通知,以及相关会议记录和工程联系单等。
(三)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掌握)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
1.事前质量控制:编计划、明目标、定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主动控制防患于未然。 |
2.事中质量控制:对各种因素进行动态控制。先行为约束,再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 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 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 |
3.事后质量控制: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的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 重点是:发现施工质量的缺陷,通过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改进的措施,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
二、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一)施工质量计划的基本内容(理解)
(1)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等)分析; ——条件如何
(2)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 ——目标分解
(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如何安排人员
(4)确定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如何干活
(5)施工材料、设备等物资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如何管材料
(6)施工质量检验、检测、试验工作的计划安排及其实施方法与检测标准;——如何检验
(7)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跟踪控制的方式与要求; ——如何跟踪
(8)质量记录的要求等。 ——如何记录
(二)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掌握)
1.编制主体
施工质量计划由施工承包企业编制。
平行发承包:各个承包单位编;
总承包模式:总包编总包的范围,分包编分包的范围,总包指导和审核分包的质量计划,并承担连带责任
2.施工质量计划的审批:
(1)企业内部审批:项目经理部主持编,报企业管理层批准
(2)项目监理机构的审查:监理机构审查,总监签字后报建设单位。
施工质量计划审批过程中,对监理机构审查所提出的建议、希望、要求等意见是否采纳及采纳的程度,应由负责质量计划的施工单位自主决策。
(三)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掌握)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质量控制点应选那些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对工程质量影响大、发生质量问题危害大的对象进行设置。——“一高三大”
2.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理解)
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对象 |
(1)人的行为(人的生理、心里、技术能力) |
(2)材料的质量与性能(高强度螺栓、特殊焊接使用的焊条、水泥强度和安定性) | |
(3)施工方法与关键操作 | |
(4)施工技术参数(回填土的含水量、水灰比、气体砂浆饱满度、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等) | |
(5)技术间歇(砌筑与抹灰之间,应在墙体砌筑后留6~10天时间) | |
(6)施工顺序(冷拉钢筋:先焊接后冷拉.) | |
(7)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蜂窝、麻面、渗水、裂缝等应事先研究好对策) | |
(8)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重点进行控制) | |
(9)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 | |
(10)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大跨度结构等结构难度大的需要重视) |
3.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首先,做好事前质量预控工作,包括: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与控制参数;编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控制措施;确定质量检查检验方式及抽样的数量与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质量记录与信息反馈要求等。
其次,要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人员要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和检查验收。
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
对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点,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管理要求,细分为“见证点”和“待检点”。
凡属“见证点”的施工作业,如重要部位、特种作业、专门工艺等,施工方必须在该项、
凡属“待检点”的施工作业,如隐蔽工程等 。
三、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掌握)
1.人员的质量控制:施工企业必须坚持职业资格注册制度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技术训练,提高每个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能力和自控能力。
2.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及工程设备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分,其质量是项目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
3.工艺方案的质量控制:选择合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区段的划分,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的施工平面图,编制技术方案,制定对应措施。
4.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是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起重运输设备、测量仪器、计量器具、操作工具、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
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风险控制方法
(1)对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的控制(地质水文因素的影响)
(2)对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的控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3)对施工作业环境因素的控制。(施工现场的给水排水条件,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
四、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掌握)
主要在室内进行,熟悉施工图纸、组织设计交底、图纸审查,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绘制各种施工详图、技术交底、技术培训,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和控制方法。
(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1.计量控制:开工前建立施工现场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计量器具进行维修和效验,统一计量单位,保证计量准确。
2.测量控制:工程测量放线是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开工前编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单位对原始坐标点、基准点等测量控制点线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批准之后施工单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3.施工平面图控制:建设单位划定并提供施工用地和现场临时设施用地的范围。
五、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基础和核心
工序作业质量控制,首先是作业者的自控,其次是外部各种质量检查、验收和对质量行为的监督。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
1.工序施工条件控制
工序施工条件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生产要素质量及生产环境条件。
工序条件控制的依据主要是: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施工工艺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
2.工序施工效果控制(属于事后质量控制)
(1)控制的主要途径:实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判断认定质量等级和纠正质量偏差。
(2)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是: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钢结构及管道工程。
(二)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
1.自控程序:(掌握)
(1)施工作业技术的交底。
(2)施工作业活动的实施。
(3)施工作业质量的检验(自、互、专、交接检查)
2.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要求:
(1)预防为主:认真进行交底
(2)重点控制:建立工序作业控制点,重点控制
(3)坚持标准:严格坚持质量标准
(4)记录完整:形成可追溯性的证据
(三)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掌握)
1.监控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2.检控内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项目实体质量。
3.检测形式:旁站、巡视、平行检验。
(四)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开、交、隐、停、分、成”)
开工前的检查(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保证连续施工);
工序交接检查(三检:自、互、专检);
隐蔽工程检查(覆盖前检查);
停工后复工的检查(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分部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程施工)
成品保护的检查(检查是否保护及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五)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三者的区分(掌握)
目测法:看、摸、敲、照;
实测法:靠、量、吊、套;
实验法:理化试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检验)、无损实验。
六、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
(一)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图纸会审: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消除施工图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