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导航

2019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章节试题(六)

来源 :考试网 2019-02-02

  11.通过钻孔取样评定碾压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结构强度的方法包括()。

  A.测定芯样获得率

  B.通过压水试验

  C.测定芯样密度

  D.测定芯样抗压强度

  E.测定芯样弹性模量

  答案:ACDE

  解析:钻孔取样可在碾压混凝土铺筑3个月后进行。钻孔取样评定的内容如下:

  (1)芯样获得率:均质性;

  (2)压水试验:抗渗性;

  (3)测定芯样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拉伸变形等性能,评定碾压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结构强度;

  (4)芯样外观描述:均质性和密实性。

  1F417000堤防与疏浚工程

  1F417010堤防工程施工技术

  1F417011堤身填筑的施工方法

  12.堤防工程中堤身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坡度为()。

  A.1:3〜1:5

  B.1:4〜1:5

  C.1:2〜1:4

  D.1:4〜1:6

  答案:A

  解析:4.如堤身两侧设有压载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严禁先筑堤身后压载。

  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坡度为1:3~1:5

  6.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润湿。

  7.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应作刨毛处理。

  13.在堤身铺料作业中,边线超余量机械施工时宜为()cm。

  A.20

  B.10

  C.30

  D.25

  答案:C

  解析:铺料作业的要求

  2.铺料要求均匀、平整。

  3.土料或砾质土可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宜用后退法卸料;

  4.堤边线超填余量,机械施工宜为30cm,人工施工宜为10cm。

  1F417012护岸护坡的施工方法

  14.干砲石护坡坡面有涌水现象时,应在护坡层下铺设碎石、粗砂或砂砾作为反滤层,其厚度应在()cm以上。

  A.5

  B.10

  C.15

  D.20

  答案:C

  解析:干砌石护坡

  坡面较缓(1.0:2.5~1.0:3.0)、受水流冲刷较轻的坡面,采用干砌石护坡。干砌石护坡应由低向高逐步铺砌,要嵌紧、整平,铺砌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

  坡面有涌水现象时,应在护坡层下铺设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粗砂或砂砾作为反滤层。封顶用平整块石砌护。

  15.游荡性河流的护岸多采用()。

  A.坡式护岸

  B.坝式护岸

  C.墙式护岸

  D.平顺护岸

  答案:B

  解析:坝式护岸

  多用于游荡性河流的护岸。(保护堤岸)

  分为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种形式,坝体结构基本相同。

  丁坝具有调整水流的作用。在河床宽阔、水浅流缓的河段,常采用这种护岸形式。

  1F417020疏浚工程施工技术

  1F417021挖泥船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16.某疏浚工程施工的排泥方式是经过排泥管输运泥浆至排泥区,相应的挖泥船类型为()。

  A.绞吸式挖泥船B.链斗式挖泥船

  C.铲扬式挖泥船D.耙吸式挖泥船

  答案:A

  解析:绞吸式挖泥船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通过泥泵作用,从吸泥口经吸泥管吸进泥浆,再经过排泥管输送至排泥区,其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由自身连续完成。

  17.疏浚工程的横断面中心线偏移应()m。

  A.小于1.0

  B.大于1.0

  C.小于1.5

  D.大于1.5

  答案:A

  解析:疏浚工程的断面质量控制标准

  (一)横断面

  1.断面中心线偏移不得大于1.0m。

  3.水下断面边坡按台阶形开挖时,超欠比应控制在1~1.5。

  4.原则上不允许欠挖,局部欠挖超下列值,返工处理:

  (1)欠挖厚度小于设计水深的5%,且不大于30cm;

  (2)横向浅埂长度小于设计底宽的5%,且不大于2m;

  (3)浅埂长度小于2.5m。

  1F417022泥浆的输送及泥土的处理

  18.将挖出的泥浆利用挖泥船自身泥泵输送到填土地点,这种施工方法是()。

  A.水下抛泥法

  B.边抛法

  C.吹填法

  D.旁通法

  答案:C

  解析:吹填法

  吹填法是将挖出的泥土利用泥泵输送到填土地点,以使泥土综合利用。

  1F418000水闸、泵站与水电站

  内容:水闸的分类及组成,施工方法;电站与泵站组成,泵站选型

  1F418010水闸施工技术

  1F418011水闸的分类及组成

  19.用以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引导出闸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缓流速的水闸组成部分是()。

  A.闸门

  B.上游连接段

  C.闸室

  D.下游连接段

  答案:D

  解析:下游连接段

  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防止水流出闸后对下游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护坦、海漫、下游防冲槽以及下游翼墙和两岸的护坡等。

  1F418012水闸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20.水闸混凝土施工原则是()。

  A.先深后浅

  B.先轻后重

  C.先重后轻

  D.先高后矮

  E.先主后次

  答案:ACDE

  解析:水闸混凝土施工原则

  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1.先深后浅。防扰动已浇部位的基土,导致混凝土沉降、走动或断裂。

  2.先重后轻。给重的部位有预沉时间,防消力池、铺盖混凝土边缘部位开裂。

  3.先高后矮。平衡施工力量,加速施工进度。

  4.先主后次。指先主体部位,后次要部位。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