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导航

202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日常练习题:第五套

来源 :考试网 2020-06-15

  三、案例分析题

  31背景

  某高校新建一栋20层留学生公寓,主体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38400m2,建筑高度为62.6m,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4m。

  施工单位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施工方案后组织施工。

  本工程开工时间为10月15日,由于工期比较紧,冬期必须连续施工,结构施工期间正好跨越整个冬施期。

  屋面做法为卷材防水,施工完后进行闭水试验,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查,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问题

  (1)施工单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的依据还应有哪些?

  (2)冬期施工期间,对于本工程混凝土用水泥有哪些规定?

  (3)本案例中基础筏板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有哪些规定?

  (4)给出女儿墙转角处漏水质量问题的治理步骤。

  参考解析:

  (1)选择土方施工机械的依据还有:开挖深度、地质、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工期要求等。

  (2)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用水泥相关规定如下:

  1)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蒸汽养护的水泥品种经试验确定。

  2)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4)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1~2d提前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5℃以上。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骨料的5倍左右,所以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3)本案例中,筏板属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养护时间方面规定如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应在6~12h内开始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4)女儿墙转角处卷材防水开裂的治理步骤:

  1)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

  2)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

  3)清除旧胶结料;

  4)将新卷材分层压人旧卷材下,并搭接粘贴牢固;

  5)再在裂缝表面增加一层卷材,四周粘贴牢固。

  32背景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固定总价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390d,合同总价为8500万元。

  总承包单位为了分解资金压力,在与某分包单位签订的分包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向其支付工程款后,其才向分包单位付款,分包单位可以直接向建设单位主张付款申请,如业主不同意,不得以此向总承包单位主张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为了强化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总分包双方还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分包单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均由分包单位自己承担,总承包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施工前,总承包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挖掘施工中遇到地质勘探报告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d,增加人工费6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处理及重新支护造成工作8持续时间延长15d,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突发罕见雷电天气而引起施工单位供电设施发生火灾损坏,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d,施工人员窝工费2万元,施工方设备损失5万元。

  事件四: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造成部分工程返工,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d。

  事件五:施工期间钢材涨价增加材料费用价差12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

  (1)总、分包单位针对付款的约定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总、分包单位的补充协议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按照图示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节点法表示)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够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4)针对上述各事件中发生的工期及费用,施工单位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1)总、分包单位对付款的约定不合理,分包合同条款不能规避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付款责任。

  理由:因为分包合同是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的,不涉及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不能因建设单位未付工程款为由拒付分包单位的工程款,更不能由分包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主张付款申请的要求。

  (2)补充协议的约定不合法。

  理由: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部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总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3)按照持续时间最长法,本工程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

  计算工期为390d。

  等于合同工期390d,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4)事件一: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A工作的延期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且没有超过其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地质勘探报告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单位无法合理预见,属于建设单位的风险范畴。

  事件二:工期和费用索赔均不成立;

  理由:基坑边坡支撑失稳属于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措施不合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该风险及其损失。

  事件三: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罕见雷电天气,属不可抗力,属建设单位承担的风险范围,但C工作延误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且对总工期不构成影响,故不成立。

  费用补偿不成立;

  理由:因不可抗力发生的损失费用,.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费用损失,事件三中人员窝工及设备损失均由施工方自行承担。

  事件四:工期和费用索赔均成立;

  理由:因为设计变更导致,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事件五:费用索赔不成立;

  理由:该工程是固定总价合同,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33背景

  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厂区里某8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钢筋、水泥等主材由业主供应,其他结构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均由总承包负责采购。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钢筋第一批进场时,供货商只提供了出厂合格证,业主指令总承包对该批钢筋进行进场验证,总承包单位对钢材的品种、型号、见证取样进行了质量验证。对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了复试。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

  事件二:袋装水泥第一批进场了300t,水泥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业主指令总承包进行进场复试,总承包单位对水泥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进行了一组复试。复试合格后,总承包方直接安排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水泥出现了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认为是总承包单位作的复试,质量责任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监理单位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三: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规定,对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依据质量稳定、履约能力强的原则选择了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生产厂家,并进行了抗风压性能复试。

  事件五:业主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对主要装饰石料指定了材质、颜色和样品,并向承包商推荐厂家,总承包方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进场时经检查,该批材料颜色有部分不符合要求,承包方要求厂家将不符合要求的石料退换,厂家要求承包方支付退货费用,承包方不同意支付,业主在应付给承包方工程款中扣除了上述费用。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的材料还应有哪些?

  (4)指出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解析:

  (1)不妥之处:

  1)供货商只提供了出厂合格证;

  2)总承包单位对钢材的品种、型号、见证取样进行了质量验证;

  3)对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了复试。

  正确做法:

  1)供货商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单;

  2)应对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取样进行质量验证;

  3)对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进行复试。

  (2)不妥之处:

  1)总承包单位对水泥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进行了一批复试;

  2)进行了一组复试;

  3)建设单位认为是总承包单位作的复试,质量责任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正确做法:

  1)总承包单位应对水泥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问进行复试;

  2)应进行了两组复试;

  3)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业主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3)还应有:钢材、水泥。

  (4)不妥之处:

  1)总承包单位依据质量稳定、履约能力强的原则选择了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生产厂家;

  2)进行了抗风压性能复试。

  正确做法:

  1)总承包单位依据质量稳定、履约能力强信誉高、价格有竞争力的原则选择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生产厂家;

  2)进行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复试。

  34背景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3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并采用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300级φ12mm钢筋,间距200mm。施工单位考查当地建材市场,发现市场上HPB300级φ12mm钢筋紧缺,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二: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气温16~27℃。梁板模板安装拼接整齐、严密并验收完毕,进行钢筋的安装,且钢筋绑扎经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毕20h覆盖并浇水养护。10d后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施工单位认为已超过设计强度75%,向监理提出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的申请。

  事件三: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事件四:工程竣工前,所有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施工单位认为应以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为准,应判断结构符合要求。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最终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经检验合格,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事件三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可能的产生原因(至少列出五项)。

  (4)事件四中监理要求是否妥当?为什么?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检验哪些部位?

  参考解析:

  (1)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按等强度折算后进行钢筋代换;

  理由: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不妥二: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此组织钢筋代换;

  理由:钢筋代换时,一定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2)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

  理由: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不妥二:浇筑完毕20h后覆盖并浇水养护;

  理由: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养护。

  不妥三: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

  理由:应该用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

  (3)事件三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可能的产生原因有:

  1)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3)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7)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8)漏振或振捣不实。

  9)混凝土拆模过早。

  (4)1)监理要求妥当。

  2)理由: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第10.1.2条规定: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3)结构实体检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混凝土强度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

  4)主要检验涉及结构安全的柱、梁等重要部位。

  35背景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2300m2,地上6层,地下2层。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预拌混凝土。底板防水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两层防水。屋面为卷材防水,面积2000m2。室内厕浴间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工期365日历天。某防水公司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70kg/m3;砂率宜为45%~55%;灰砂比宜为1:2~1: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40~180mm;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底板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墙、板结合水平施工缝,留在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三: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底板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满粘法;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留在平面上,距立面600mm处;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或90°。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四: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垂直铺贴;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实铺,空铺的宽度宜为50mm;屋面卷材防水层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五: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室内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0.8mm先做四周立墙防水层,再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管根平面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可不做涂膜防水附加层。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5)指出事件五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解析:

  (1)不妥之处: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70kg/m3;

  2)砂率宜为45%~55%;

  3)泵送时人泵坍落度宜为140~180mm。

  正确做法: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60kg/m3;

  2)砂率宜为35%~40%;

  3)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20~160mm。

  (2)不妥之处:

  1)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

  2)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正确做法:

  1)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2)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不妥之处:

  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满粘法;

  2)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50mm;

  3)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或90。。

  正确做法:

  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点粘法;

  2)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00mm;

  3)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或45。。

  (4)不妥之处:

  1)上下层卷材垂直铺贴;

  2)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实铺,空铺的宽度宜为50mm;

  3)屋面卷材防水层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

  正确做法:

  1)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

  3)屋面卷材防水层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

  (5)不妥之处:

  1)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0.8mm;

  2)先做四周立墙防水层,再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

  3)管根平面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可不做涂膜防水附加层。

  正确做法:

  1)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

  2)先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再做四周立墙防水层;

  3)管根平面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应做涂膜防水附加层。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