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试题及答案
来源 :考试网 2016-09-27
中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IN)、(五)题各30分)
(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路基施工,其中K8+000~K8+620路段设置有纵向渗沟。渗沟设计图如下图。
渗沟的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渗沟机械开挖→人工修坑壁→现浇C10混凝土封底→沟壁砌筑→安装固定排水管→填碎石→施工构筑物A。
施工单位在渗沟机械开挖中,按满足图纸设计的渗沟尺寸和纵坡开挖渗沟,渗沟从上游向下游开挖,开挖要求垂直开挖,并随挖随即支撑,开挖中控制好标高,土方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槽的方式挖土至设计标高,但局部仍出现超挖。开挖出的土方暂时堆在距坑边至少1m以外,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5m。
施工单位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及单项工程,建立工程技术档案,主要包括:
①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②技术革新建议的试验、采用、改动时的记录;③竣工图表;④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⑥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⑦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
问题:
1.按功能划分,构筑物A应是什么?排水管可用哪些材料制成?
2.对施工中出现的超挖,应如何处理?
3.指出施工单位开挖过程中不妥当做法或错误做法并改正。
4.针对该渗沟施工,应配置哪些施工机械?
5.施工单位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前七项中,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哪些是交建设单位保管的档案?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96km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路面。土路肩结构示意图放大,如下图所示。
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单位计划在面层施工中采用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成熟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该技术要求对沿
全线布设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包括室外线路和室内线路。室内线路采用电缆明敷设,室外线路绝缘导线架空敷设。项目部安全员在对室外线路架工作的检查中发现:
事件一:室外架空线路由导线、绝缘子、横担及电杆等组成。室外架空线路采用截面积为16mm2的绝缘铜线,其中有一段采用了截面积为16mm2的绝缘铝线(长度200m)。
事件二:架空线路充分利用沿途的树木架设,在无法利用树木架设时,埋设了专用电杆;
事件三:一般电杆埋设深度采用电杆长度的1/10,在松软地质处应加大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事件四:跨越机动车道的成杆应采取单横担双绝缘子;15°~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路面、路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了柱式轮廓标施工。轮廓标的实测检验项目为:柱式轮廓标尺寸、安装角度、反射器外形尺寸(△)。
问题:
1.室外线路除了背景中的敷设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敷设方式?
2.逐条判断室外线路架设四个事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写出背景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名称,面层摊铺中,缩缝传力杆塑料套管应采用什么装置插入?
4.背景中,土路肩的施工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5.写出柱式轮廓标卖测检验项目的漏项。
6.实测检验项目中,带有“△”符号标识的项目代表什么含义?
(三)
背景资料:
A路桥公司承担一座8×30m的C4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的施工。桥位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且无地下水,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A公司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将挖孔桩施工分包给某基础工程施工公司(B公司),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B公司在桩基开挖工程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符,B公司直接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变更申请,要求加深桩基。
A公司利用桥台附近的一块空地布设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房以及T梁预制场,采用后张法进行T梁预制。在预制施工中,A公司制订了严格的施工技术方案,现对部分施工要点摘录如下:
(1)台座上铺钢板底模,预制台座均按规定设置反拱。
(2)T梁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器为辅。
(3)混凝土浇筑时,先浇肋板再浇翼缘。
(4)张拉时,按设计提供的应力控制千斤顶张拉油压,按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到设计应力相应油表刻度时立即锚固。
(5)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措施。
(6)压浆使用压浆泵从梁最高点开始。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A公司在T梁预制场施工中投入了测量工、试验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电工、起吊工、张拉工等技术工种。
问题:
1.分包工程在开工前A公司应该怎样履行哪些开工申请手续?
2.逐条判断T梁预制施工组织要求的正确性,并改正错误之处。
3.B公司处理桩基变更的方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改正错误之处。
4.补充T梁预制施工中还需要的技术工种。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的某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342m,净空宽度19.64m,净空高度6.88m,净空面积为105.16m2,设计车速100km/h,工程于2008年7月1日开工。
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TSP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所示。
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按照“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组织上图各部位工序施工。隧道防水和排水应按照防、截、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使洞内、洞口与洞外构成完整的防水、排水系统。
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深入排查治理交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问题:
1.写出①→⑩、12→14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更正背景中隧道防水和排水原则的错误之处。
4.写出两种本隧道除了背景中提到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5.背景资料中提及的“两项达标”总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了某一段紧邻居民区的一级道路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5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300m)和一段长330m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180m),另需拆除-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
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m处(原地面高程为±0.000m),下水道基坑设计底高程为-5.5m,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现浇施工。
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下图)。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新增路线下水道基坑开挖施工中,由于提供的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
事件二: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
事件三:箱梁预制时,业主提出修改设计,施工单位按设计变更要求拆除了部分已完工程,重新施工。造成施工方多支付人工费1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用2万元,并导致预制工作暂停2天。
事件四:由于相关事件对工期造成的影响,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在连夜施工的同时,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夜间施工许可申请,并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可能索赔的项目,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并按合同规定程序向业主提出索赔。
问题:
1.计算工程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指出节点顺序即可)。
2.根据原有进度计划,计算确定“新线基层施工”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假设工程为第0天末开始施工)。
3.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三,项目部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的索赔?说明理由。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6.按照索赔程序,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索赔报告包括哪四个部分的内容?